70-80(2 / 56)

国色 梦溪石 139384 字 3天前

重,也不知道会给他们找什么样的人家,可惜咱们姬家……”

他看了姬辞一眼,不说话了。

按说以他如今的官位和姬家的底蕴,姬惠和姬玉几个小辈尚未婚配,年纪相仿,尤其是姬宣,更出落得娇美动人,也不是配不起许王或公主的,真要论起来,刘家本是乡野草民,虽然一朝成为皇家,能跟姬家这样的人家结亲,也没什么好挑剔的了。但坏就坏在先前有姬家毁婚的事情在,只怕皇帝记仇,不会想与姬家结亲。

姬辞仿佛没有注意到姬平的注视,他只吃了几口菜,便放下竹箸不再动了,单是看着眼前的盘子,半天也未出声,但他的神智却是极为清醒的,耳边听着旁人说到公主领了监修甘泉宫的差事,差不多日日都在咸阳宫与甘泉宫之间来回,又说如今咸阳宫透露出为许王与公主择婚的风声,咸阳城的达官显贵都蠢蠢欲动,不少人家忙着打听消息,有的冲着许王妃的位置去,也不乏有人想让自己家中的儿孙辈去娶公主,以刘桢的地位,能娶到她,那肯定是不会吃亏的。

他知道自己应该认真地听长辈们的议论,因为祖父这次带他来咸阳,还存着想让他走仕途的心思,而这些讯息恰恰又是和时局息息相关的,但是姬辞觉得自己当年既然跟刘家撇清了关系,不管是否出于自愿,总归是自己理亏在先,如今看见人家富贵,就又要趋上前去求官,这等前倨后恭的姿态又与小人有什么区别呢?

“大父!”他站了起来,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他。

姬辞定了定神,恭谨道:“二位叔父,我有些不适,且容我先行告退。”

姬平温言道:“既是不适,便早些去歇息罢。”

“谨诺。”姬辞拱手恭声应道,退了出去。

看着他的背影,姬载叹了口气:“我本欲让他走仕途,如今看来,他的性情只怕不太合适,兼之又有先前的变故,恐怕陛下也不会用他……”

姬平道:“那倒未必,阿父且不必急,新朝方建,陛下求贤若渴,阿辞学问也好,说不准有转机,不妨先在咸阳住上一段时日,再作计较。”

姬辞抛下身后厅堂中的热闹,独自寻了一处僻静的地方。

入目皆是生机勃勃的葱绿,他的心情却没有丝毫得到好转。

自从来到咸阳之后,心头成日便如阴霾笼罩,不得开颜。

姬辞失神地望着眼前风景,无意中摩挲到手指上戴着的那枚玉韘,心里微微苦笑。

阿桢……

——————

从前住在一起的时候多有矛盾,如今分开时日,姬惠和姬宣他们反倒对姬辞生出几分亲近之意。

在他们看来,这位堂兄明明跟公主是青梅竹马,有着近水楼台的天然优势,结果到最后却白白错失了,眼看还要便宜了别人,姬辞不倒霉,谁还能称倒霉?

眼看姬辞镇日郁郁寡欢,姬惠他们便寻思着将姬辞带出去逛逛咸阳城,也好纾解纾解心情。

姬辞本是不想出去的,奈何弟妹盛情难却,只得被拉着出门。

举家迁到咸阳城之后,像姬惠这般的少年人自然是闲不住的,他们早就将咸阳城的大街小巷逛了个遍。

如今的咸阳城有二十万人口左右,这已经不算少了,而且人数还在陆续增加中,像邾县阳翟那等各郡的治所,因为刚刚结束战乱的缘故,人口凋零,至多只有五六万的人口。

咸阳城是参照天上星辰的分布来规划的,当年刘远先项羽一步入了咸阳,后来刘桢与房羽在此守城三年,也亏得他们,使得咸阳城没有被项羽付之一炬,许多宫室虽然年久失修而荒芜,但总体的架子还在,只要加以修缮就还可以居住。

除了几处宫城之外,咸阳城内还分布着商业区和居民区,最繁华的商业区分布在咸阳城的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