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4 / 56)

国色 梦溪石 139384 字 5天前

下的臣子,大家都欣然接受了,唯独孟行坚决辞去,刘远知道他性情耿直,也不勉强,但对他难免比对旁人多了几分敬重,所以孟行说熊康是儒门弟子,那熊康肯定就是。

刘远怒了。

他没有想到,自己不是胡亥那等耳目堵塞的昏君,自己是亲手打下江山的皇帝,可即便是这样,国家这才刚刚建立没多久,就有人敢为了各种目的来蒙蔽他。枉费自己还喜滋滋地跟着熊康的指挥棒起舞,以为辟了一个争鸣殿,自己就当真是万世明君了,只要一想到这里,刘远就觉得一阵难堪。

他很想马上将熊康抓起来杀掉,但刘远知道这样做于事无补,如果杀了熊康倒是简单利索,但辩学之事要怎么收场?

熊康是当年在宛县就跟着他的老臣了,开国之前制定的各种典章制度,他也出了不少力,甚至还负责其中的礼仪制定,所以刘远才会如此信任他。

刘远没想到熊康会是这样来回报自己的信任。

心情很不好的刘远在杀与不杀熊康之间徘徊,他连政务也没有心情处理了,直接就绕到后面姬妾的宫室那里,打算让她们的温柔来抚平自己的怒火。

他去的是陶氏那里。

后宫之中,陶氏容貌比不上邓氏等新进美人,但她性情婉顺,说的话又往往能说到刘远心坎上去,兼之还生了刘远最喜欢的儿子,所以早早就被封为仅次于皇后的夫人。

后宫姬妾都是自己的女人,不需要担心有人背叛自己,刘远一边享受陶夫人揉捏着自己肩膀,一边将自己这几天遇到的事情统统倒了出来。

说出来之后,整个人果然感觉舒服多了。

刘远道:“阿陶,你也是聪明人,此事若换了你,你会如何做?”

陶夫人笑道:“陛下伐暴秦,平天下,我若能拥有陛下这样一份功绩,只怕做梦也会笑醒,哪里还有余暇去想那些治理国家的大事呢?”

刘远哈哈大笑,饶是知道陶夫人在故意讨他开心,他也确实觉得心头烦闷稍稍消散了一些。

“你但说无妨,左右这里没有旁人,说得不好,我也不会取笑你的!”

虽说秦始皇独创性地规定只有皇帝才能称朕,但事实上平时说话,刘远很不习惯句句咬着个朕字,也只有在国家重大的节日祭典上需要念那些冗长繁琐的文辞,他才会不得不用上那个字,平日里该怎么说话还怎么说话。

陶夫人温柔道:“妾一妇人,长居深宫,怎会有什么妙计,不过此事丞相定是有办法的,陛下何不问问丞相?”

刘远不悦道:“我正是不想去问他,那老狐狸狡猾得很,当初肯定已经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却只是轻描淡写劝了几句,若不是念在他曾随我从颍川起事,一路功劳颇大,我就将他这个丞相免了!”

若是宋谐在这里,只怕要喊冤。

不过宋谐不在这里,陶夫人与他素昧平生,自然也不可能帮忙说话。

陶夫人想了想,又道:“那不如陛下将长公主招来问一问?我虽与长公主来往不多,可也听得宫中上下人人交口称赞,说长公主聪颖过人,若是男儿,如今恐怕已经被陛下立为太子了。可惜公主是个女子,幸而……”

刘远眉毛一挑。“幸而什么?”

陶夫人歉然一笑:“妾也记不大清楚了,说不定公主会有什么妙计呢?”

刘远总觉得陶氏刚才有什么话没说话,但他也没有再追问下去,只笑道:“朕想听你说,阿桐聪敏不下于阿桢,难道身为他的母亲,你就如此逊色不成?”

陶夫人掩口笑道:“陛下也太抬举我了,妾如何能与阿桐相比,阿桐的聪慧全是继承自陛下。再说他如今年纪还小,纵使反应稍稍敏捷一些,也当不得陛下如此称赞,阿桐何德何能与长公主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