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32 / 45)

国色 梦溪石 108458 字 5天前

惜?你本是得益于此,纵是因此受些委屈,又怎么了?想想子望,他若身处你的位置,又会如何去做?”

她其实对陈素了解并不多,仅止于那几天的相处,但是从陈素的言行谈吐来说,他应该是一个非常脚踏实地的人,刘楠既能与他成为好友,必也是因为对方身上有令他敬服之处的缘故。

刘楠想了想:“若换了子望,定会接下任命,然后立下更大的功劳,让所有人无话可说,心服口服。”

他顿了顿,叹道:“但子望与我不同,他幼时的经历比你我还要艰难,是以心性坚忍,强我百倍。”

刘桢这是第一次听刘楠说起陈素的事情,她总觉得陈素此人很不简单,温文儒雅的外表下面有太多让人看不清的东西,闻言就问:“他幼时有何经历?”

刘楠道:“他本出身南阳望族,幼时便父母双亡,因其母与其父乃无媒结合,是以其父亲族并不承认他,甚至将他撵出家门,子望幼时还曾流离失所,以行乞吃百家饭为生。”

刘桢睁大了眼睛,她万万没有想到陈素竟有如此不堪的过往,无媒结合在那时候不算什么新鲜事,孔子父母就是一例,所以父族不肯承认,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只是陈子望的遭遇未免也可怜了一些,刘家先时再难过,起码还家人俱全,堪堪温饱,与陈素一比,简直天差地别。

从陈素的身世震撼中恢复过来,刘桢没忘记他们原本的话题:“在我看来,阿兄你并不比陈子望差。”

刘楠苦笑:“你就不必安慰我了,阿父对我多有不满,他对宋弘的欣赏甚至还多于我和阿槿呢……”

“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好,你又如何如何差”这种打击比较,是古往今来的家长们乐此不疲的教育模式,虽然效果往往不咋的。

刘桢不得不给兄长重新树立自信心:“常人往往知错而不改,又或者死不认错,你非但能够看到自己的错处,还能承认别人的长处,此等胸襟已比旁人强出许多,阿父对你与阿槿求全责备,无非也是爱子心切,望子成才,还望阿兄不要泄气才是,总有一日阿父总能看见你的好处。”

这番话终令刘楠开怀不少,他觉得妹妹的话没有错,所以刘楠决定用实际行动来向老爹证明自己的能力。

许众芳护送张氏他们抵达咸阳城之后,就立刻回转南阳驻守,刘楠则被刘远留下多住一阵,实际上也是久未见面,刘远打算亲自观察观察儿子是否长进。

刘楠主动向刘远请命,希望找点事做,刘远不想那么快放他回许众芳那里,就让他跟着安正负责秦王宫的卫戍。

刘远刚接手咸阳不久,很多事情都要做,秦王子婴的合作给他们减少了许多麻烦,但是官吏的重新任命,粮草的清点,咸阳日常的管理,刘远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由于深受信重,这些事情几乎就都堆在了安正身上。

安正知道刘远有意栽培长子,就将秦王宫的卫戍都交给刘楠,自己则从旁指点,以便有更多精力去忙别的事情。

实际上这项工作并不繁重,因为现在卫戍要保护的其实也就是刘远及其家人,但现在这批人的人数不多,也只占了秦王宫一角,卫兵们每天更多的是需要巡视占地广阔的咸阳宫,至于甘泉宫,信宫那边,由于现在没有刘家人住到那里去,就暂时性地被忽略了。

但是刘楠的运气实在有点不好。

他刚刚接手王宫卫戍第三天,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刘远遇刺。

这年头游侠儿盛行,遇刺简直是家常便饭了,侠以武犯禁,连秦始皇都三不五时遭遇刺杀,被载入史册的就有四次,更不必提那些没有被记载下来的。

当时正值深夜,刘远刚刚批完一批公文,准备去某个姬妾那里过夜。

这个姬妾原先是秦王宫的宫人,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