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19章(2 / 3)

两京旧札 Further 6159 字 2天前

然不免将宠妾带在身边的大臣,一如这虞家的主君。

虞倩倩实在不会拒绝,她有些犹豫地伸出手,却被穆宜华出声打断:“劳烦姨娘挂心了,恰好我也要给舍弟送东西,就让我的侍女一并送过去吧。两位郎君的情况我也会让我的侍女告知虞夫人,就不劳姨娘费心了。”

那女人面色一滞,略带试探地询问:“穆……娘子?”

穆宜华未起身,点头示意。

那女人神色有些难堪,福了福身:“那就……多谢穆娘子了。”

女人离去,宁之南拉住虞倩倩问道:“这女人谁呀?讲话怎么奇奇怪怪的。”

虞倩倩脸色疲惫,长叹一声:“我……父亲的妾室也是……他的表妹。我的两个弟弟皆是由她所出,开蒙后便养在了我母亲的房里。”

穆宜华轻声询问:“开蒙后是一直由虞夫人抚养吗?”

虞倩倩摇摇头:“我的二弟在七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大夫说是劳累所致,一连发了好几日的烧。我父亲责骂我母亲对待孩子太过严苛,不懂严慈相济,不像是个做母亲的模样。我姨娘也因为跪祠堂为我弟弟祈福而晕了过去,我父亲心疼,便将我二弟送回到姨娘房中,没过几天,我二弟的病就好了。父亲更加责怪我母亲,说不把我二弟当做亲生孩儿一般对待,便将我两个弟弟又送回我姨娘房中养了好几年。”

穆同知对亡妻思念甚笃,宁肃与妻子感情和睦,是以穆家与宁家皆没有妾室庶子,虞倩倩此烦此难,二人一时之间竟难以共鸣,只替她觉得心酸苦楚。

穆宜华拉住她的手:“别想了,如今两个弟弟都在你娘亲房中,你也那么大了,虞夫人的福气在后头呢。”

-

穆宜华借着给穆长青送扇子的名义,让春儿去前头将解酒药给了虞家两位公子。回来时,面上羞红,低头抿唇,就立在穆宜华身边不说话。

穆宜华见她不对劲,拉过她的手问道:“怎么了?”

春儿悄悄地看了眼虞倩倩,还是不言。

穆宜华回过身,对着二人笑道:“这孩子在跟随我在闺中时间待长了,是我的错,不该叫她去前院的,应该叫个小厮去。行了,我们继续玩儿吧。”

三人正玩儿着,只听见宫中女官喊道前头置了屏风,开始击鼓传花赛诗,官家邀请有兴致的闺眷们可往前院旁听。皇后娘娘也不拘着众人,安柔与清河帝姬相携前往,穆宜华素来爱诗词,也实在按捺不住,宁之南大度放了她一马。

穆宜华走到前院,娘子们见是她便稍稍让开一点位置,让她挤到前头去。

屏风前是枝繁叶茂,雅致景象,沉稳自持的臣子们与意气风发的学子们列坐其间,或举杯高吟,或低头沉思,一人坐于中央,拿着小鼓小锤蒙眼敲击,一柄包裹着绢布的扇子在众人手中传递。

穆宜华瞥了眼穆长青,只见他两手空空,曲着单腿,手臂随意地搭在膝盖上,只听着别人作诗笑嘻嘻,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穆宜华实在无奈却又无法,却在一瞬间意识到——穆长青手中的扇子不见了。

等等!难道……穆宜华震惊地看向击鼓传花的“花”。莫不是……莫不是那一把?

蠢材啊蠢材!穆长青你真是个蠢材!

且不说团扇是闺中女儿之物,你亲姐姐给你的东西你怎好直接拿出去作宴饮赏乐用?

穆宜华心里头正生气,却听身边有人说道:“穆娘子觉得此人作诗如何?”

转头一看,竟是辛秉逸。

“辛娘子。”穆宜华问礼。

辛秉逸也是礼貌回敬。

“这已是过了几巡,穆娘子可听见让自己满意之作了?”

这话听着像是认真问的,穆宜华也就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