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瞪起眼睛:还要不要讲道理了?这怎么就是跟我学的呢?哦!好的都是你教的,坏的都是跟我学的?
四爷就笑,揽着桐桐往屏风那边送,“你看着两个小的,我今晚守着大的。跟你学的好,你也教的好。”说实话,没有这么一个能成一方霸主的儿子,我也担心将来会怎么样。
四分五裂的地域想弥合在一起,谈何容易?没有一个气吞山河、雄霸八方的人物镇着,那到处都得闹鬼。
想着这个事呢,四爷一晚上真就守着孩子,没有动地方。
桐桐半夜起来,看看孩子起热没有。结果就见四爷一脸严肃的坐着,盯着孩子的脸一动不动。
她走过去,四爷也没转过来,而是问了一声,“赵祯来信说,杨太后身子不大好了。”
嗯!怎么了?没召自家回去,那便不好回去。
四爷这才回头,看着桐桐的眼睛,“我想叫曜哥儿带着人回京都去探病,侍疾。若是病不好了,叫他留下来替咱们服丧。”
桐桐看着他:“叫孩子一个人带着亲随回去?”
“把你的亲卫带上,再叫张元、吴昊以先生的身份跟着。另外,那就是他那些小伙伴了!”四爷说着,就看桐桐,“他是狼,不能拴着;但他又不能真长成一看就是狼的孩子,中原之地,需要的不仅仅是狼性。这是他的不足,你得叫他去看,去感受,进而去修正。”
换言之,就是他对大宋了解的太少了!
第1813章 大宋反派(134)
养伤的日子很惬意,一群半大不大的孩子聚在一处,别提多热闹呢。
曜哥儿忍着伤疼,亲自取了那七头狼的狼牙,然后叫人给狼牙上做上标识,发到每个人手里,每人佩戴一只。
桐桐默默的看着,看着还孩子给每个人狼牙,现在看着,那就是孩子们的战利品,作为留念的。可他日,这就是资历,是情分。
一枚小小的狼牙,将人心捆绑在一起。
桐桐抱着怀里的旻哥儿,轻轻的拍了拍,绕开了。
晚上的时候,小的早早的睡了,灿儿正到了睡觉需要人哄才肯睡的年纪了。这孩子谁都不要,就要他爹哄。一到瞌睡就哼哼,抓着毯子叫奶娘抱着找爹爹。
自己带被子来的那种。
四爷给放怀里,在大帐里轻轻的转悠着。
曜哥儿对着灯在念书,别人念多少他不知道,但他得坚持念。
今晚他读的是兵法,《孙子兵法》拿在手里,坐端正,对着灯一字一句的念着。桐桐给小的盖好被子出来,就听到曜哥儿小小声的:“……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桐桐坐过去,打断他:“何为道?”
曜哥儿将书合上,才要背诵,娘亲却打断了,“用你的话说。”
“是!”曜哥儿想了想就道,“孙子开篇名义,说了兵者,是国之大事,事关生死存亡之道,不可不慎重。这个慎重指的是得观察、得分析,得考虑利益得失,而后谨慎的做出判断。”
桐桐点头,等着他往下说。
“可怎么能判断一场战争该不该打呢?孙子说,得从五个方面考量,分别是道、天、地、将、法。”
四爷轻轻的拍着女儿,而后看了一眼坐在那里不动地方的桐桐。她是真的很会做先生。
曜哥儿看了娘亲一眼,继续道,“道,指的是君王和百姓是否有共同的愿望。如果是,那百姓便会与君王同生共死,那么此战,可打。若是君王只为了自己的皇图霸业枉顾民意,战便是亡国的开端。”
桐桐点头:古往今来,所有的战争概莫如是。
她就问说,“何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