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也被供奉在长宁宫的降真阁,所以,所谓的长宁宫,不过是皇家的道观罢了。
当日废后,赐给郭皇后道号,然后就被安置在道观里。
桐桐带着孩子过去的时候大门紧闭,通报了之后,门才打开了一条缝隙。
郭净妃一身道袍站在庭院里,看着从外面进来的母子俩。
桐桐一脚迈进去,没动地方。
郭净妃朝桐桐笑了笑,然后便看曜哥儿,歪着头看了又看,就蹲下来朝曜哥儿伸手,“过来,叫我看看你。”
曜哥儿感觉到娘亲送了自己的手,看了看娘亲便跑了过去。
郭净妃轻轻抓着曜哥儿的胳膊,不住的打量曜哥儿的脸,“你生的真好。”
曜哥儿冲她笑。
郭净妃将曜哥儿揽在怀里,眼神苍凉又茫然,好半晌,她才扭脸仰头看向桐桐:“你说……我错了吗?”
“做妻子,你没错;做皇后,你……”
话没说完,郭净妃就打断她,辩道:“可我先是他的妻子,才是皇后。”
桐桐:“……”她只能问说,“也许并不是因为全是你的错,事情才成了这样的,你明白吗?”
心这个东西,它是偏的!偏着你的时候,你错的再多都没关系;不偏着你的时候,才做什么错什么。
说到底,他的心不在你身上,仅此而已!
第1803章 大宋反派(124)
桐桐此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盼着她能自己醒悟,这才能保住她的命。
按照史料上记载的,赵祯跟曹皇后成亲半年左右,因着帝后不谐,赵祯便想起了郭净妃的好了。于是,偷偷的打发近侍过来看望,还给郭净妃赐了‘乐府’。
乐府是一种体裁吧,不管是给写曲子了,还是模仿故人做诗了,总是是以这样的形式表达了对郭净妃的思念。大致就是跟曹氏过,还不如咱俩原来的日子呢。
而郭净妃呢,她也回复了。隔空写信,来往不停,怆惋动人。
赵祯不知道是愧疚呢,还是对前妻真不能忘怀,就下密旨想将她接回宫。要是直接下旨,都得拦着。他就想着先把事办了再说,接回来了你们就不能叫送走了吧。
结果郭净妃提出条件了,说是:叫我回去也行,但须得百官立班上册。
意思是,还得是皇后,不能这么不明不白的。
当然了,赵祯做不到这一点,接她回宫的事赵祯便再不提了。
但紧跟着,没两月吧,郭净妃先是小病,仁宗派了闫文应,就是那个进谗言的太监去看望,紧跟着郭净妃就暴毙。
史书上的原话是:中外疑闫文应进毒,而不得其实。
读史书的时候就那么两行字,但真碰上了,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自从进了大宋的皇宫,就跟郭皇后有了交集。这些年两人来往不断。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她再有缺点,可她待自己存的是八分真心。
桐桐跟她一起坐在台阶上,就说这个事,“我远在雍郡,有时候随着王爷巡视,消息什么时候能送到我手里,我并不能保证。你要是出个什么事,我是鞭长莫及的。”
郭净妃就苦笑,“我知!你若在汴京,必会为我大闹皇宫的。我待你真心,你必能还我真心。”
“那我有几句话要嘱咐您。”桐桐扭脸看她,“忠言总也逆耳,可我还是想说。”
嗯!你说,我听着。
“男女之情,不可强求。你待之以真心,若换不来真意,这样的人你要来何用呢?”
郭净妃没言语,只看着天边沉默。
桐桐才要说话,边上的宫嬷猛的朝下一跪,“娘娘,王妃说的全是良言。这有些话,老奴心里明白,却不敢妄言。还有些事娘娘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