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0-1800(19 / 27)

没你就不行 林木儿 72511 字 5天前

太后屋里摆着菜和酒盏,桐桐就笑,“您酒量不减呀。”

“今儿想喝了。”

桐桐就过去斟酒,然后才坐下。

太后看向桐桐,“说实话,我没想到你能走到如今,没想到你们能走到如今。我甚至觉得……好似这都是天意。而我对上天安排的事,再无能为力了。”

桐桐没言语,只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太后问说,“雍郡那么大,可以说你居功至伟。假如有一日,需得你退居幕后,再不能掌握手里的权利,你会如何?”

“以大局为重!若是大局所需,那退一步又如何?”桐桐看向太后,“天下人之利当先,此乃圣人的道理。”

太后‘嗯’了一声,“那依你之意,朝局到了现在,哀家是退还是不退?”

桐桐没法说你的寿数可能不长了,只能道:“退!大局所需,有何要迟疑的?”

刘太后沉默了,然后将杯子中的酒一口给干了,“你回去吧!这顿酒,哀家不想喝了。”

桐桐:“……”她也将杯中酒饮尽,“那臣妇告退。”

真就给退出来了。

前后没一盏茶的时间,这大晚上的。

皇后得了信儿,就低声跟赵祯说,“郡主说太后该退,太后便将她给撵出来了。”

赵祯盯着烛火久久不言。

可谁也没想到,太后随后就提出,“哀家觉得天年不永,只愿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衮冕之服。哀家想身着衮冕祭祀西岳,回京后,想身着衮冕祭祀太庙。”

衮冕,指的是皇帝穿的衮衣和皇帝戴的仪天冠。

桐桐听到消息的时候就:“……”看吧!越老越轴,永远朝着相反的方向拧着来!

第1798章 大宋反派(119)

这个要求很离谱!

朝臣能答应吗?赵祯不发一言,好似就想看看这些朝臣会怎么办?

大臣们当然不愿意了,这个时候想起四爷和桐桐来了。

住在小院里,这个拜访那个拜访的,意思就一个:劝一下太后,这个事太离谱了。

他们认为,只要雍王以势相压,这事就成不了。毕竟雍郡那么大的势力,太后怎么也得忌惮一二的。

四爷就问说:“焉有以臣压君的道理?”你们之前忌惮我权势大,现在却要我用权势达到你们的目的,哪有这样的道理?

因此,四爷给的理由是:太后是长辈,不敢忤逆。

意思就是:不管!

桐桐跟晏殊也是这么说的:“我的先生呀,您觉得我们说话,合适吗?”

反正赵祯知道我们的态度,我们是支持他亲政的。而这些话,我们犯不上叫朝臣知道。

大宋的官员如今就是这样的,反正他们觉得有道理,他们就坚决要上位者配合。这怕也会是以后赵祯跟他们相处的日常。

但我们凭什么惯你们的毛病。

于是,赵祯不说话,这事就成了朝臣跟太后之间的事。

朝臣不许,太后就要。怎么办呢?僵持不下的结果就是,只能在衮冕之上减一点东西,这些衣饰上都是有装饰的,比如龙有几条,镶嵌的珠子有几颗等等。

朝臣在不起眼的地方减了一些装饰,然后把这样的衮冕递了上去。

太后倒是再没执拗,就穿成这样,一起启程去祭祀西岳了。

这祭祀需得西岳去了。

祭祀的时候,太后为主祭,这得有亚献和终献。

于是,太后说,叫皇后亚献,叫桐桐终献。

桐桐:“……”不是!祭祀这个是有讲究的,真不是谁都能参加这样的祭祀的。若是杨太妃来,她亚献,皇后终献是合适的。

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