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1790(3 / 27)

没你就不行 林木儿 73534 字 2天前

问题,得叫天下人都相信,我们从无觊觎之心!跟之前糊弄夏州那边一样。别管套路老不老,好用就行。

接下来,“得找机会寻衅滋事,最好是跟萧耨斤一系……闹点矛盾……”

这是给日后的翻脸做铺垫。我们愿意跟辽国好好相处,但是我们跟萧耨斤,实在是处不来。反正,过错方一定得是对方。

四爷就看她:“……”心里知道就行了,真不必事事说出来。高人之所以高,就高在什么都放在心里,你可倒好,恨不能刨个干净。

桐桐打了个手势:懂了!这次是真懂了。

四爷还是提醒,“不要小瞧任何人,有时候咱们这么一动,可能就会引起别的变故。所以,并不是事事能笃定的。”

明白!会谨慎的。

第二天狩猎的时候,连萧匹敌都觉得有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真的!雍王太坦诚了。

骑在马上,跟陛下并肩而行,雍王就说雍郡与大辽的相似程度,“一样是多民族,一样是番汉杂居,大辽的一些治国理念,我觉得很好,我就引入了雍郡……”

晏殊心说:我怀疑你是为了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之后,好统一管理的。

但耶律隆绪心情和辽国的大臣,却觉得这个恭维叫人很舒服,那真真句句都瘙到痒处。

“……尤其是吏治的整顿,在下尤其推崇。大宋在吏治上,不提也罢。郡主两次闹上金銮殿,说到底,根子都在吏治……”

夏竦觉得雍王不香了,哪有家丑外扬的?

“对于科举的效仿,我觉得大辽如今比大宋要好。大宋今年科举,录取了八百余人。天下读书是好事,可天下人靠读书便能不纳税,于天下是利还是弊呢?”

耶律隆绪大笑出声,“大宋若是你为君,大辽危矣!”

四爷也笑,“大宋的读书人被在下得罪完了,我若有他想,需得杀尽天下读书人。可陛下呀,哪有杀尽读书人的道理呀?”

是啊!大宋的天下是赵祯的,也是读书人的。赵祯的天下好夺,读书人的天下可不好夺。

耶律隆绪点了四爷:“你当真是通透之极!朕平生所遇,唯你入朕眼。”

两人竟是相见恨晚,十分投契。

于是,这共猎的气氛特别轻松,没有剑拔弩张,只有惺惺相惜……

第1782章 大宋反派(102)

耶律隆绪是真觉得这个雍王非一般人,说实话,他想拉拢此人。

尤其是看到跟在身边才十四岁的太子的时候,这种念头越发的强烈了。太子的性格也就这样了,绝不是雍王的对手。

可怎么去拉拢一个人,与这个人结好呢?

耶律隆绪就笑道,“雍王,你这般品貌之人,如此英雄人物,朕有一女,许你如何?柴郡主乃女中豪杰,不敢造次为正妃,侧妃许你如何?”

谁只花才落下,就听到一声箭鸣之声,紧跟着一只鹰从天而降,就落在这一行人之前。

那鹰是一只雀鹰,飞的极高,可其实只比麻雀大一点而已。

这一支箭簇射穿整个头部,鲜血淋漓。

亲卫捡起来送过来,耶律隆绪看了看,赞了一声,“好箭法。”他将箭簇拔下来,是精铁所铸造,擦干了上面的血迹,箭簇上打着一个字——桐。

回头去看,随着女眷跟在不远处的雍王妃手里还握着弓箭,笑盈盈的朝这边看,问说,“陛下,我的猎物呢?”

耶律隆绪看看她,再看看一脸无奈的雍王,顿时大笑:“懂了!懂了。是朕莽撞了!是朕莽撞了。”

众人哄然大笑,都笑四爷惧内。

四爷回过头,宠溺的朝桐桐笑,抬手点了点她,才四下里抱拳拱手,“家有胭脂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