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0-1580(9 / 27)

没你就不行 林木儿 72592 字 4天前

确实是他有想干的事,但另一方面,我觉得热带海洋气候,我们的研究依旧是缺乏的。我们有广袤的海域,海域有渔业、有运输、更有安全……”

姚时行看着桐桐笑了,然后从抽屉里抽出来一张表格:“热带海洋气候研究所,隶属科学院。你的人事关系先去科学院,再由科学院往下分。”

桐桐将水杯放下了,起身接过表格,这直接去和从上面分下去当然会不一样。

肯定是老师争取的。

姚时行递了笔,“填吧!”

桐桐接过去将表格填了。才要放下笔,姚时行又说了一声,“等一下。”说着,又从抽屉抽出一张表格来,“这是援建的倡议书,今年上面批准,朋城要建一所大学,从各个高校抽调人才去援建,咱们学校教职工合适去的不多,有留校意向也没有几个愿意去。你既然要去,就在大学里挂着职吧。”

反正研究所里的大部分都是教授,教授也都在高校中有挂职。

学校的事管的少,但是课程是有的。

桐桐愣了一下,“新建的学校有气象类?”

“没有气象类,但是有外语类。你属于特长性人才,把表填了吧。”

桐桐怀疑是老师动用什么关系了,“去研究所挺好的,挂不挂职都没关系的。”

想的轻松!姚院长就说,“小金不在公职单位,你有没有考虑过你们的供应粮怎么解决?”

是的!粮票这个东西……还是必须的!粮食还是供应的。要出门怎么办呢?先带一个月的粮票,然后等家里寄下个月的。要是寄的不及时,只能去买议价粮。

议价粮比供应粮贵的多。

姚时行就说,“我跟老朋友打听过了,在朋城一斤三号大米,按照供应粮购买,一斤一毛四分六。

可要是按照议价粮,一斤是两毛九。翻了一番。”你们去那便是创

业,具体个什么情况很难说,经济上比别人多花费一倍,真要是有个变故,怎么办?

两个单位任职,你比别人多一分补贴,这就是最后的保障。

姚时行点着表格:“赶紧的,填了。”

桐桐:“……行吧!”其实特区就特在,它的法律条文在最初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样。像是粮票这个玩意,最先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是这里。一座新城,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有几个是有单位的,有几个的粮票粮食能按时的给寄到?

所以,她和四爷压根就没考虑这个问题。但作为师长,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那就这样吧。关键是,大学附带的教育资源好,周围的环境和治安也好。

对金镞的成长确实有好处。

填完了,桐桐放下笔,“回头到了地方,我给您寄干海鲜回来。”

还海鲜干呢?先想想过去怎么生活吧。

姚时行就问说,“孩子还好适应,真要是叫老人跟着去,那可真有的受了。”

只带孩子,不带老人。

韩翠娥把孙子揽在怀里,一下一下摩挲着孩子的头,“奶奶不跟着了,要乖乖听话。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可不敢瞎跑。”

“不跑。”金镞抬手捧着奶奶的脸,“那等我姑姑生了宝宝,奶奶去看我。”

好!等你姑姑生了,就去看你。

前半年炎炎结婚了,两口子一个在警队,一个在医院做护士。婚后炎炎怀孕了,韩翠娥肯定要照顾的,便是临时变卦,想走也走不了的。

今年在家过年,大年初七就要走的。

年前,有一件要紧的事要办。那就是回老家去,给金中明立一块墓碑。

这一行没惊动什么人,咱现在也不是什么牌面上的人。要惊动的人多了,就少不得要牵扯朱有为的关系,这就犯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