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870(3 / 32)

没你就不行 林木儿 83036 字 2天前

于是,他很熟练的找人,找了一个洛阳的当地人,叫王庆之:联络人手吧,咱再来一波请愿大戏。

此人联络了数百人,跪在洛阳宫门口,求见陛下,要上书。

正在上大朝呢,上官婉儿接了禀报,低声跟武皇禀报了。这个当然得见了,武皇自己是导演了一出民间请愿的戏码上位的呀,如今自发了,当然得见。

于是,立马召见。

召见了就问呢:你谁呀?来请愿为了什么事呀?

这人就说,他是王庆之,他怎么支持武皇云云。这都是好话!谁知道这人话音一转,就说:“草民等是请旨册立梁王为太子的。”

满朝大臣都找武承嗣,可今儿武承嗣告病了,没来。

这他娘的都叫什么事,还玩上瘾了。

武皇眼睛微微一眯,面上没动,张嘴却说,“朕有子可为嗣,奈何废之?”

满朝大臣的心里就跟吃了定心丸一样,陛下还是要册立皇子为太子的,这就好。

可这个王庆之马上说了一句:“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这话啥意思呢?就是说从没听过把江山传给异姓之人的。如今是武唐,不是李唐,对不?武唐的天下就该是武家的人继承呀,叫李家的人继承算怎么回事?非族类呀!

武皇的视线在大殿上随意的一扫,而后轻笑一声,摆手道:“你下去吧,朕知道了。”

人家不!坚决不下去,“陛下呀,您若不答应,草民就撞死在这大殿上。”

这就好比民意代表上访,非在某个单位门口跳楼一样。

能叫死去吗?

武皇就说,“这是大事,得商量。这样,你先回去,朕给你个腰牌,回头你要是还有什么想法,你直接进宫,没人拦你。”

好言好语的,把民意代表给礼送出宫了。

桐桐心里叹气,武承嗣为了争太子是真,可你这个太子争不上,却真真给了武皇化解矛盾的机会。

本来连北门学子这样的铁杆都要求册立皇子为太子,这叫武皇心里不得劲。如今可好了,太子可以册立,但是,这个过程却能拖延了。因为武承嗣冒出来了!武皇只要表现出摇摆,那大臣们的注意力便不在她是否册立太子上,而在于怎么能干掉武承嗣上。

这事转瞬传的神都人尽皆知,李敬业找了儿子,暗搓搓的道:“要不,咱反了吧!”

反了?那多低端呀!别急,快了!就快了!

第862章 盛唐风华(114)

四爷说快了,是真的快了。

皇嗣之事,向来敏感。这是真会乱人心的!

就像是武皇,一下朝就找北门学士之一,如今可以说是副宰相的岑长倩。这个岑长倩在武皇登基的事上也出过力,属于背后谋划的成员之一。后来武皇登基了,不仅把此人提拔起来了,且给他赐姓武,而今叫武长倩。武皇就觉得这个人总该跟自己是一个立场的吧!她支持我称帝了呀!于是,就说,“梁王意在储位,百姓上表……”

结果话没说完了,这位也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似得,直接就窜起来了,“储君是何等大事,一个百姓就敢擅自议论?臣以为,像是这样的人,就该好好惩戒。这就不是良善百姓该干的事!只有狠狠的惩戒了,才能以儆效尤。叫他们知道什么当为,什么不当为!”

武皇:“……”

上官婉儿看了此人一眼,默默的低了头。说到底,支持武皇为帝的前提是,对方也以为她最终会还政给李唐。若是不还,这些人可不依!

太平默默的规整着折子,一听这个话,低头掩饰了这一瞬间的失态。原来这么多大臣的心都是向着李唐的,那哪有不能成的事呢?

可武皇此时什么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