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9 / 29)

都在化了,村长觉得,再下的可能性不大,于是点点头道:“行,这时交给我。”

沈时今补充道:“而且,借粮食的这些人,可是救命粮,这好民声,一定要让全村人知道,这好面的村民,肯定也会捐点的。”

“好好好。”周村长连说三个好。

村长去找赶牛车老汉聊了聊,哪家买了粮食差不多都知道了,就去敲门了。

村里大部分都是纯朴的,都是村长牵头,他们有的也就松口了。

这个给五斤,那个给五斤,凑一凑最后加上沈时今他们家,一共凑了一百八十斤,当然这里面,村长家也是出了三十斤。

赵氏惦记着二丫,叹气道:“不知道二丫那丫头如今怎么样了,弟妹娘家,不知道日子好不好过。”

“娘,那我和温榕去看看二叔他们呗。”

“这么冷,你们去了,我可不放心啊。”

“娘,你不是惦记吗?而且我们也是惦记二丫姐。”

赵氏看着儿子,又看了看温榕,点点头道:“罢了,也不算太远,只是要记住,可不能摔了。”

“嗯。”

赵氏把给李氏做的背心拿出来,低声:道:“这是给你二婶拿的,你再拿块腊肉给你二叔他们,告诉他们,咱们分家了。”

“嗯。”

这日天没有下雪,虽然再化雪,但是雪都严严实实都,踩上去也不会滑。

沈时今又去周家叫了周明朝,没想到周明朝也是背了一个背篓。

“明朝,你背着什么?”

“我娘让我给你二丫家带的粮食。”

“你娘?”沈时今有些疑惑,什么时候,李氏和胡翠关系那么好了。

周明朝嘿嘿道:“快走吧,我都快到了闷死了。”

“好。”

沈时今牵着温榕,周明朝戴着帽子,外面时不时有风,吹得人骨头疼。

还好赵婶子给我做的衣服,厚厚的一点也不冷。

温榕也露出一抹笑,小心翼翼的摸了摸自己的衣服。

心里美滋滋的,他的衣服是红色的,比周明朝的衣服好看。

三小只在路上,一边说话,一边聊天。

另一边,村长也在做事,赵氏说了,她就是看不得,都是一个村的,活活饿死,但是她不想要名,免得沈家闹。

所以周村长把其他人捐的粮食都说了,但是没有说赵氏给的粮食。

这粮食出来,自然也有村里眼红,这白给粮食,后面听到要写欠条,村里的人都歇了心思。

只有真的没有粮食的,才会出来借粮食,也有人想买,周村长一琢磨,这粮食卖多少都不合适,还是只能借粮食。

当然,周村长也没有一股脑都借了,五天一借,每次最多一升米。

所以村里没有粮食都是人家,虽然饿,但是也不会没有饭吃。

沈家的粮食走了,沈老太他们靠着烂白菜萝卜,熬了好些日子,后面才去借粮食。

沈老太太留了心眼,让沈老三去借,村长可不是傻子,这沈老太太,心里只有大儿子,这老三也没有产业,就说了非得沈老太自己拿着地契借。

沈老太太听了气坏了,后面实在熬不住,才找村长借了粮食,不过回去的时候路上也是骂骂咧咧的。

话说沈时今他们去看李氏,没想到在半路上就遇到了这个沈老二

“二叔,你怎么在这。”

沈老二看到沈时今,也露出一脸惊讶,你们怎么在这。

“我娘让我来看看你们。”

沈老二脸上带着笑道:“你们在就好了,我给你们送吃的,我大舅哥家粮食不多,我媳妇和二丫惦记着你们,非要让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