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还有一副门神像。
杨蔓娘作为一个正常人,别人主动相交,她自然不会怠慢的,自然要还礼。
第二日。
便让妹妹杨盼娘买了一篓子金桔和一碟子牡丹荔枝糕去回送馈礼。
从此,两家便开始熟悉走动起来。
“不用专门蒸了,去卖面食的食肆里买些就行了。咱们过年也没什么亲戚走动,就算馒头蒸了也吃不掉。”
自家和隔壁的情况不一样。
邱大娘子家人口多亲戚也多,她又是家里的长媳,蒸了馒头是准备过年方便招待亲戚用的。
杨蔓娘家没什么亲戚,倒是无需考虑这个,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就是了。
她可不想做一堆东西剩下,然后整个过年都吃剩饭剩菜。
姐弟三人正说着话儿。
一辆青布牛车从街头缓缓而来,停在了自家院门口儿。
“杨娘子,过年好啊。”
过年穿新衣,这是国人留在骨子里的传统,即使在千年前的北宋也不例外。
今儿个的东家朱旭,穿着一身儿鲜亮的湖蓝色交领长袍,外面是一件儿簇新的银灰色的貂皮裘,显得整个人极为富态精神。
缓缓的走下牛车,笑吟吟的打招呼道。
“朱员外过年好。”
虽然还有些早,但二十八已经算是早年了。
杨蔓娘便入乡随俗,将平常的问候语改成了过年好。
“我今日特来给杨娘子送馈礼的。”
朱旭一边说着,一边示意随行的小厮和丫鬟将包装好的各色礼品,从牛车上搬下来。
“天气冷,员外进去坐坐吧。”
杨蔓娘将手里的浆糊碗递给老二杨士林,笑着招呼道。
作为一个打工人,老板亲临慰问,还是要尊重一下的。
打量着丫鬟搬下车的各色礼品。
杨蔓娘眯了眯眼,有些事情,不需要说的太明白。
随着她的商业价值不断的显现,待遇自然是要不断地提升。
虽然朱旭没有再开口提签订长期契约的事情,但是却在用实际行动,润物细无声的挽留自己。
对此,杨蔓娘到倒是不反感,也不打算推拒出去。
毕竟,双方合作看的就是诚意,若是真的能合作愉快。
那等手头的这一本小说完结,她倒是也愿意继续和朱雀门小报签约的。
毕竟,她也不愿意再去花时间重新适应其他的小报。
还是熟人之间,共事合作起来更方便更有默契些。
“杨娘子住在这里还习惯吗?”
朱旭这是头一次来杨蔓娘这里,打量着收拾整洁的院子,暗暗点头。
他当然不是个温暖下属的老板,大冷天儿的专门跑出来给每个手下的伙计都送馈礼。
朱雀门小报上上下下一百七十多号人,新年都是大掌柜朱贵发的赏钱。
朱旭本人是不管的。
而这其中,唯一例外的,便是杨蔓娘了。
对于自家的摇钱树,朱旭就算再忙,也是绝对要精心呵护的。
“这里很好,我还要多谢员外之前的厚爱,给我送了一辆代步牛车,让我们姐弟三个出行更加便利,我都不知道怎么报答才好了。”
杨蔓娘客气的道。
朱旭的牛车送的确实非常实用体贴,这段时间,无论是出行,还是置办年货都派上了用场。
哎哟,姑奶奶,你要是真想报答我,就赶紧跟我签长契约,然后多多的写话本儿,让我赚的盆满钵满就好了。
朱旭轻咳了一声,心里暗搓搓的催促道。
不过,虽然心里这么想,话当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