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晟随口说了六七条沈从易推选之人的不足之处,而后顺势推举几名他认为的“适宜”之人。
沈从易自然不落下风,礼尚往来隐晦地点出梁晟口中几人的短处与弱点,一时间大殿内的氛围有些凝滞。
倒是姜似锦缓解了此时的僵持,他摆摆手让随侍太监取来笔墨,“二卿不必伤了和气,说来说去都是想为开关互市一事出谋划策,我这里到有一份建议名单,不如二位看看如何?”
说罢,他便提笔写下这些人的名字,随侍太监把名单先呈给梁晟瞧了,又转交给沈从易。
见二人看后都没有提出异议,姜似锦又道,“二卿以为这些人如何?”
沈从易率先表态,“臣无异议,太后所选之人皆拔擢于边镇,熟悉边务,近三年的考课又都为甲等,是可托付之人。”
姜似锦点点头,而后又看向梁晟,“端王以为如何?”
梁晟微微敛眉,若有所思地盯着二人,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点了头,“臣无异议。”
宽袍衣袖之下,姜似锦因为紧张而紧紧绞着的手指这才放松下来,“如此甚好。”
分歧最大的官吏任免得到解决,三人这才将继续商定其他事项,约莫一个时辰后,形成最终方案,沈从易也于书案旁落下最后一笔,对需要进行修订之处通通做好标注。
开关互市之事议定,梁晟二人便主动告退。
两人走后,珠帘之内颇费了些心神的姜似锦正被扶珠轻揉两边太阳穴,以消疲惫,他脑海中仍在回想那份由他拟定的官吏名单,梳理着其中是否会有疏漏。正沉思间,随侍太监在他耳旁嘀咕了一句什么,姜似锦挣开眼,在扶珠的搀扶下缓缓起身,道,
“宣他进来吧。”
老太监唱喏,片刻后,本已离开的沈从易又出现在太监身后,去而复返。
姜似锦免了沈从易的礼,寻问他是需要赐食,得到了否定的答复后,便领着人在殿外闲适地散起步来,他在沈从易面前总要放松些。
沈从易这个人,出身于书香世家,整个人气质清肃,有几分不近人情的冷淡,但他却是梁枫一派的核心人物。
起初,姜似锦以为沈从易是对老皇帝或是梁枫有特殊情义,才会与梁晟针锋相对,可从后面的相处来看,对方好像只是单纯地在履行君臣之义。
当名义上的君主受到外来威胁,他义无反顾地挺身做忠君之臣。而至于这个君是谁,年纪多大,能力如何,他好似并不在乎。
这样冷漠的人,对姜似锦自然不会多加关注,所以姜似锦在他面前反倒没那么拘谨。
两人走在高台之上,姜似锦步履轻快,眉眼之间都带着愉悦色彩,忍不住先开口,
“没想到事情进展如此顺利。”
沈从易自然知道他在说什么,毕竟姜似锦推选的那几人,是他们从几年之前就开始培养的亲信,背景干净,表面看来是朝中的中立派,梁晟没有否决的理由,不过他也没有姜似锦那么乐观,
“端王生性多疑,对于不信任之人,宁可错杀,也甚少放过,这几人能不能顺利到任还未可知。”
“总归有所进展不是吗?这些年端王四处安插自己的眼线,朝中机要部门处处是他的心腹,现在还妄图把手伸到北疆边镇。”
姜似锦站定,春风轻拂,吹得他髻边珠翠轻声作响,“不过这几人赴任之时,确实要多增派些人手,务必护好他们的安危才是。”
“臣领旨。”停顿片刻,沈从易才道,“其实比起其他人,臣更担心皇上与太后的安危。”
“嗯?”姜似锦疑惑,“怎么说?”
“臣听闻,端王这段时间频繁出入禁宫。端王虽贵为亲王,可总归是臣子,此等作为于礼法不和,也容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