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精米的价格了,朝廷竟然愿意花这么多钱来收购红薯?”这价格着实是超出了沈晚柠的预计。
“圣上是明君,自然知道高产量的红薯对于大夏来说,意味着什么。况且,这价格,也算是对于你们大庆村种植红薯的赏赐。等到红薯收上去,你们大庆村可是于整个大夏朝功劳甚大,到时候皇上应该还会有所赏赐。”
说到这里,何县令的语气明显高昂了许多。大庆村有功,也就是意味着清河县有功,更意味着他这个清河县县令有功。
“那这事何大哥还得尽早贴个告示,好让大家都能知道此事。不然恐怕有些百姓会私下卖掉红薯,或是甚至有目光短浅者,直接就把红薯都吃了。”
“不错,一会儿我便让师爷写好告示,这事确实得尽快办好。”
“对了,何大哥,除了红薯以外,我们村的棉花已经全部采摘完毕,只是棉花籽还未全部剥出来。关于棉花一事,朝廷可有打算?”沈晚柠继续问道。
“关于棉花,朝廷的意思是,棉花籽他们以三两银子一斤收购。不过关于棉花育苗一事,还得麻烦你写个方法,让我呈交上去。”何县令说道。
他记得去年沈晚柠的一亩棉花地,收了约三十斤的棉花籽。这个价格也是朝廷的各个官员商议出来的,棉花的意义重大,再加上目前棉花太过稀有,所以价格也会高上许多。不然百姓可能不会心甘情愿把棉花籽卖给朝廷,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好,关于红薯和棉花的收购价格,我回村后,会和大家说清楚的。这两样东西的收购价格都不低,想必他们应该会十分高兴。对了,今日前来,除了棉花和红薯以外,我还有个事想和何大哥说一下。”
“哦?看晚柠这表情,又是什么好事?”何县令正襟危坐,仔细听着沈晚柠的话。
“我侄子和我爹两人,在家制作出纺车和织布机。纺车可以直接将棉花纺成棉线,比直接用手捻要方便许多。除此以外,织布机又可以将棉线织成布匹,比用卡织的方法要快上数倍。”
何县令对她所说的纺车和织布机十分感兴趣,“哦?竟然有这两样东西?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去看一看了。”
“何大哥莫急,若是何大哥感兴趣的话,不如随我去一趟,亲眼看看。还有一事,如果这两样东西上报给朝廷的话,是否需要我爹娘和我侄子他们跟着一起上京?”说最后两句话时,沈晚柠语气中明显十分担忧。
??第331章 学习纺线和织布
“晚柠莫要担心,即使他们上京,我会让人暗中护着他们。况且他们再如何说,不过是老百姓罢了,应该不会有人针对他们。”何县令安慰道。
“我倒不是担心这个,只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我爹娘和我侄子他们没见过圣颜,我是担心他们言语无状,触怒圣上。所以我有个不情之请……”
“晚柠但说无妨。”
“我寻思着,何大哥是否可以派人前往大庆村,学习纺线以及织布?等到纺车以及织布机运送到京城之时,由那人一起上京,向皇上演示纺线以及织布的方法。”沈晚柠提出自己的想法。
何县令笑了笑,“这都是小事,我挑选两人,等我去大庆村之时,带上他们便是。”
“多谢何大哥。”沈晚柠真诚道谢。
由于要和何县令一起回村,因此沈晚柠当晚在县城住下,等到第二天上午,才和何县令一起回到大庆村。
还未进入到村里,何县令掀开轿帘看,远远望去,田里有不少人还在劳作。
“你看,田里人那些是不是在挖红薯?”何县令指着外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