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以后,想到还要过几天才回家的妻女,何县令又问道,“这金米可以存放多久?会不会放坏?”
“若是保存的话,何大哥得放在地窖中保存。只是金米还是新鲜的好吃,若是放久了,米粒可能会瘪下去,也不如新鲜的金米甜。”
何县令叹了口气,“那我先放在地窖中保存着吧,等到她们回来再让她们尝尝。”
“这倒不必,等到她们回来,我再送些过来就是。”
何县令摇摇头,“你种的东西,向来不同寻常。今年是第一年,你的庄子上应该没种多少,这些估摸着是要留到明年当种子的吧!等明年多种些,我们再尝也来得及。这些东西,早一年普及,百姓就能少挨饿一年。”
“何大哥心系百姓,实在令人敬佩。不过何大哥不必太忧心,到时我少送几个过来,不碍事。”沈晚柠又坐回到椅子上。
何县令干脆就在下首,沈晚柠旁边的位置上坐下,与她攀谈起来。
“这金米的产量如何?可是能达到红薯那么多?”
沈晚柠笑了笑,又摇了摇头,“能有红薯一种粮食的产量如此之高,已是上天眷顾,哪敢奢求更多?不过金米的亩产量虽然不能像红薯那样,却比稻谷的亩产量高上许多,可达千斤。具体如何,还得等到收成之时才能知晓。”
“奇哉,奇哉。晚柠总是能发现这么多产量高的作物,以后等红薯和金米普及种植,我们大夏朝可就能人人吃饱饭了!”何县令感叹了一句。
“只是运气比较好,碰巧遇到这几种植物罢了。”沈晚柠谦虚道。
接着,她又拿出两瓶洗发水递给何县令,“对了,这是给嫂嫂和蓁蓁的礼物,洗发水,可以用来洗头发。先把头发打湿后,再用洗发水洗头发,最后用清水冲洗即可。”
??第323章 纺线
“好,好,那我就替她们俩谢谢晚柠了。”何县令接过锦盒,放在桌子上。
两人又随意聊了几句,沈晚柠就离开了。如今何夫人和何蓁蓁不在家里,为了避嫌,何县令便没留她吃午饭。
这玉米一摘下来,就得吃新鲜的比较好。
沈晚柠又背着一筐玉米回了茗月楼一趟。
”咦,晚柠,庄子里的事情都忙完了吗?铺子正准备关门呢,你咋这个时候来了?”林景策刚好收拾好店铺,准备关门。
“庄子上没什么事,金米还得过一段时间才成熟,今天我先和大哥一起回去住几天吧!等到日后金米成熟了我再来。”
小树从后院把马车拉了过来,沈晚柠便把一筐玉米放到马车上。
“那行,晚柠你上马车,我把门锁好就来。”林景策一边说着,一边锁门。
沈晚柠登上马车坐好,林景策锁好门后,上了马车,两人一起回到大庆村。
夏日的暑气还没过去,坐在马车里还是会觉得很热。沈晚柠悄悄拿出一个移动小风扇出来,吹了几下,才感觉凉快舒爽了些。
回到家里,才刚把筐子放下,三小只就迎了上来,岳明珠跟在他们身后,一起围过来。
“姑姑买了什么东西呀?”林河双眼直勾勾盯着沈晚柠的竹筐问道。
沈晚柠掀开竹筐上的布料,“这是金米,刚好成熟了,所以我特地拿回来大家尝尝。”
“金米?是金色的大米吗?”岳明珠说着,就要用手去拿玉米。
“这倒不是,你剥开瞧瞧就知道了。”
岳明珠迫不及待,急切而又小心翼翼地剥着玉米皮,直到露出里面金黄的玉米粒。
“呀,还真是金黄色的呀?这个怎么吃,怎么吃?姑姑快告诉我。”林河讶异一声,急切问道。
“你娘做好饭了吗?没煮好饭的话,咱们今晚就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