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5)

有了归宿,有了源头,惊人的与眼前这张面孔重叠复合在了一起。她记忆中那段空白了多年的记忆,在瞬间,如潮水冲破了堤坝一般,汹涌的倾泻了出来。

眼泪顿时再度涌出她的眼眶,她慢慢地伸出冰冷而颤抖的手去,死死地抓住了他的肩膀,一头扎进他的怀抱,在这具与她一样因为害怕与紧张而在微微发抖的身躯里,感到了久违的安心与释然。终于,长久以来,积聚在心中所有的害怕、委屈、羞愤、哀伤、歉然、愧疚、欣喜……许许多多复杂的情感在这个时候全都一股脑的涌上了心头,交织在了一起,撞击着她的心房,刺痛着她的神经。

她伏在他的胸前,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六十一章

黄昏时分,两辆吉普车从狭窄的山道上疾驰而来,“叽”地一声,车子高高地翘了翘屁股,头冲下的一个急刹停在了人头攒动的山脚边。车子还没停稳,前面的车子上便跳下了一个年轻的军官,脚刚一沾地,就朝着前面人群簇拥着的地方飞奔而去。

紧随其后下车的是后面车子里坐着的两个中年人,一个也是军官,另一个则一身长衫。他们先后的下了车,尽管动作相比年轻的军官略显迟缓,但他们脸上的表情却是异常紧张。他们没有说话,中年军官沉着脸,嘴巴闭得紧紧地大步朝前走去,而穿长衫的中年人满脸战战兢兢的神情,谦恭无比的跟在他身后,不时悄悄地的掏出手帕来擦脑门上不停冒出来的满头大汗。

三人朝着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挤了进去,有眼尖的老兵认出了其中那个中年军官,惊讶之余,不由得吐了吐舌头,瞪大了眼睛,跟身边的伙伴交头接耳的咕哝道:

“乖乖,这不是咱们集团军的林参谋长么?他怎么会到这里来?”

“不会是为了昨天晚上的事情吧?”

“怎么可能?这样的事情,按军法处置了也就过去了,怎么可能惊动到集团军的参谋长?别胡说了。”

“那他这么急冲冲的过来干什么?难不成是来视察咱们这群散兵游勇的军纪军容?”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他来这儿干什么?”

“你问我,我问谁去?赶紧过去看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一群原本置身事外的士兵们都被这两个人的对话吊起了好奇和兴趣,纷纷一起朝着人堆拥了过去。

负责带领这支残兵部队的最高长官是一位姚姓团长,上校军衔,出身黄埔军校第六期,早年参加过国内大小的内战不知凡己,可谓沙场宿将,在军中资历颇深。虽然不是军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却也不是一般人镇得住的狠角色。

他带领的这支部队,不是蒋氏嫡系,却比嫡系部队还要硬气许多,骄傲许多。因为这支部队的前身,就是财政部长宋子文创建的税警总团。37年,从搅肉机一般的淞沪战场撤下之后,这支连番号都被打得没有了的部队经孙立人号召,一干伤兵重新集结,又征召了许多新鲜血液的加入,再次组成了近万人的队伍。

在贵州经过严格的练兵之后,这支新组建起来的队伍被归在了第三战区,顾祝同麾下所属的第二十三集团军内,投入了新的抗日战场。先后参加过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及期间大小不一的数十场阻击战。

只是,抗战名声鹊起的同时,这支依旧属于财政部旗下、改称为稽查总队的队伍,因为战争消耗严重减员,不得不撤下战场,集结休整,准备返回浙江军部驻地待命。

姚团长治军严格,虽然平时有着好酒、爱骂娘的不良嗜好,但却是一位极能打仗的宿将,更是一位不爱逢迎拍马的性格军人。他很为自己所带的这支部队的战绩感到骄傲,平时就是见了比他高级的长官,他都不假以任何阿谀颜色。所以,熟悉他性格的士兵们,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