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
按理说,写历史类爱情小说这样的情况不会很多。因为发生在历史大背景下的故事,都是遵循着历史的前进而进行着的。每一年,每个月,每一天中,都发生过些什么事情,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民生,其实都是有迹可寻的。只要按照这个主题方向走,再写下与之相关的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应该比纯粹架空的文章好写的多。
可我却发现,事情其实并不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至少现在是这样感觉的。为此,我颇苦恼。
民国岁月的历史,确切来说,是我的弱项。更严格一点来划分的话,整个中国近代史,都是我向来很少关注与“染指”的区域。我实在很怕看到那段岁月,因为,那段历史实在太揪心,太让我惨不忍睹了。
如今,“报应”来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我今天在写这篇与民国时代忧戚相关的故事时最大的感觉。太过庞大的信息资料向着我扑面而来,让我一时之间来不及消化,目不暇接。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一点点理清我自己到底要选取哪些信息来用,然后就是该如何将男女主角的故事嵌在其中,顺理成章的发展下去,最后,就是该怎样使它们融合的更好,看起来更引人入胜。
说实话,相比几年前第一次写欧洲二战的文章来说,我反而觉得自己国家的二战故事最难写,最难把握,也最让我混乱。我也是在一边写着的过程中,一边消化与理解那段历史。可即便如此,我依然感到迷茫一片。由于中国战场上的参战部队多而杂,除了正规军还有杂牌军,还有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等等,光是要确认并且了解战争中各个参与抗战的部队番号、军队首长、战役名称、以及战区的更迭等等,就已经让我眼花缭乱到分不清谁是谁了。若是哪天写错了什么,弄混了什么,还要请大家及时的批评指正。
众说周知,国共对峙,1949年后的历史,被人为的割断、曲解,尘封多年,直到数十年后,两岸重要的领导人一一去世之后,一些历史的真相才渐渐的开始浮出水面。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正式开放当地居民来大陆探亲,冻结了四十多年的两岸关系终于开始有了松动与缓和的迹象。九十年代,大陆方面始见关于国.民党正面抗战的述著问世,据说当时出版之后也引起不小的轰动。不过,总体上来说,这些述著如同大海之中的小浪花,即便能够在落入海中的时候溅起一两滴水花来,但很快就被其他更高更大的浪头所掩盖。
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在进步的,这点是没有人能够违背与抵抗。随着两岸间一代代领导人的更新换代,经济与文化的深入探讨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看法也在改变。走进新世纪之后,更为宽松与宽容的学术环境与政治风气的出现,伴随着强调人文历史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更多的人开始潜心研究与挖掘那段被割裂的历史,力图以更公平、更开放的心态去正确评价那段历史。
很多的述著得以出版,尽管其中有些内容还是因为牵涉到国家已故领导人等政治敏感字眼的缘故被删减,但能够出版,与公众见面,在我看来,就已经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这些书中通过大量的采访,结合史实,披露并纠正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头脑中固有印象不同的版本。
们的历史之中,有太多被妖魔化的东西了。不记得是从哪本书上看到过一句话,说的非常形象也挺令人无奈。书中说:历史这东西,就好比是一个妓.女。只要谁当权了,谁就能随便的拿她来玩一把。
这是句很粗俗的话,但同时也是很正确的话。我想,所有的朋友都无法反驳吧。也正因此,我在看书的同时,常常会想到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
其实,我写这个故事的初衷很简单,只是想让更多更多的曾经与我一样的朋友,能够在看我这篇小说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