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简单的方式完结,不能不说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结果。
当然,也有细心的读者看到了这则新闻,他们在看完之后,脑海中都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在倭寇气焰嚣张的今天,小日本会对这样一个足以挑起事端的“日人死亡”案件保持了缄默,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要中国政府对此给出一个明确答复,没有任何人要求中国政府要将杀人犯正法,明正典刑,更没有用任何武力威胁的方式来胁迫中国政府就范,如此反常,实在太奇怪了。
要知道,这些长着一双罗圈腿的小日本可没那么好心,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息事宁人,而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挑衅滋事,芝麻大的事情都能被夸张成天塌下来一样的可怕,甚至不惜用谎言来挑起战事,去年“九一八”事变造成的阴影至今还牢牢的笼罩在东北土地之上,成为无数中国人最深最痛的伤口,更不用说象此次这件事中真真实实的死了人。
许多人在为此而好奇的同时,也在关心着那个打死日人的本地青年。报纸上没有提到这个年轻人的姓名,所以没有人知道到底这个要去充军的可怜人是谁。但,他的命运在他向着那个小日本高高举起手中的砖块之时,已经发生了重大转折。他能侥幸逃过杀人偿命的宿命,那么,他未来的命运又将会如何,还会不会难逃一死?
固然他是为了女人和那个小日本发生斗殴,出发点确实不怎么高尚,可说到底,人们也都不得不从心底里由衷的佩服这个年轻人,毕竟他的身体里还有只属于年轻人才有的血气方刚,有勇气和胆魄冲冠一怒为红颜,敢于和日益嚣张跋扈的小日本打上这么一架,即使这个后果于他而言,太过严重。
法庭判了他发配充军,对这个年轻人而言,究竟是生路,还是死路?没有人知道。
谁都知道,自古以来,发配充军就是一项非常严重的刑罚,比流放三千里还要可怜。在当下这种中日关系异常紧张的年头里,发配去当兵无疑于送去当炮灰。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若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没有人愿意去当兵,尤其是最没有生命保障,最容易被上峰当成枪随意使的大头兵。
因为还有一句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不久前刚刚结束的淞沪之战,保卫沪上的十九路军与第五军之中,战死者何止千万。很多人甚至在炮火轰炸之下,尸骨无存,连具全尸都没有,这对向来讲究入土为安的中国人来说,何其悲惨。固然那些战死者是为国捐躯,永垂千古,可终究留给亲人的,是无法用金钱来挽回的哀痛与凄凉。
但是,无论如何,发配充军,到底是比判处死刑多了一份机会。如果这个年轻人的命够硬,那么,即使他上了战场,也未必会成为可怜的炮灰,也许还有机会建功立业,出将入相。老天爷的手总是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指点江山,每个人的命运究竟会变得如何,这又有谁能知道呢?
不过,申城本是十里洋场繁华之地,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新闻层出不穷,天天都有大大小小的花边新闻来吸引人们的目光。很快,这块豆腐干大小的新闻就被湮没在了故纸堆里,被喜新厌旧的人们遗忘。
又过了几天,日军大举侵犯热河,南岭中国驻军与之激战的重大新闻刊登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人们的注意力再度被吸引到了国家存亡的危机之上,再没有人会去关心一个被发配充军的年轻人的命运,也没有人会想到要追问一下引发那场命案的女子究竟是谁,她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从法庭到报纸都没有提到过这样一个女子。
又过了三个多月,美国花旗银行驻上海分行的高级经理韩士诚带着来自美国总部的调令,举家返回美国,离开了生活多年的上海。他的女儿韩婉婷中途从中西女塾办理了退学手续,跟随父母一同返美。他们走得很匆忙,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与挚友亲朋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