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看明白。”
“养安堂?听着好耳熟啊,好象以前在哪里听说过。”
“你会知道这个地方?真是难得,象你这样小的年纪,又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大约都是不知道的。”
“为什么?”
“那不是一个好地方,怨气很重的,没人喜欢提到那里。人们通常都是万般无奈之下,迫不得已才会去的。就算是大户人家,若是有一点法子,也没人会愿意去。因为啊,那里是收养弃婴的地方。”
“弃婴?”
“是啊。”
“为什么怨气会很重?这种积德行善的事情,不是应该很有福气的吗?”
“很多小孩子被送来,有的很小,才刚出生几天,有的身上还带着病,身体都很弱,稍微有些着凉发烧,都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更何况,养安堂也没有那么多的钱给他们看病,只能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命硬一些的,用些药就能活下去,命若不好的,用了药也没用,最后也就这么的去了。那些才刚投胎到人世没几天的小孩子就这么又回去了,心里有怨气的啊,他们怨父母,怨这个世道,怨自己的命不好。所以,很多收养弃婴的地方,怨气都会很重,常常会有人在夜里看见穿白衣服的小影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有些还哭得很伤心。”
听到余婆婆讲起鬼怪之说,韩婉婷想到那些半夜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白影子,不免觉得有些害怕,她咽了口唾沫,正想让余婆婆不要再说这么吓人的事情事,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猛然间想起来她是在哪里听说过“养安堂”这个名字。
她记得以前好象是黑皮告诉过她,他们的老大就是从养安堂出来的。那么,这不就意味着,他是一个弃婴么?他从小就是在养安堂长大的。眼前的这个年迈的阿婆,从他们进门开始,一直叫他“小弟小弟”的。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他以前对她说过,他没有名字,但是有个人一直喜欢喊他“小弟”,那个人是余婆婆。难道说,他口中的余婆婆,就是眼前的这个人么?
她一下子张大了眼睛,狐疑的看着老妇,不太确定的问道:
“阿婆,你,是不是姓余?”
“是啊,你怎么知道?是小弟告诉你的?”
她用力的点点头。余婆婆见状,别有深意的朝房门口望了一眼,唇边掠过了淡淡的却又飞快而逝的笑意。她沉吟了一下,悠悠地叹了口气,低声说道:
“以前有人说,天下间最苦的人就是那些刚一出生,就被当父母的扔了送进弃婴收容所的小娃娃。我在养安堂干了几十年,可以很肯定的说,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些小孩子,自己的身世不知道,从小就没爹妈疼,受人欺负,长大了还要被人在背后议论,到老了,死了,连认祖归宗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当个没有归宿的孤魂,你说这样的人命运惨不惨。”
“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不要他们?是不喜欢他们么?那为什么要把他们生下来?这样很不负责任哎!”
“唉!天底下哪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呢?若不是没有办法,谁会把自己的亲生骨肉送到这种见不得人的地方来。有些是因为家里穷,实在养不起,与其看着孩子活活饿死,倒不如送出来还有一线存活的余地;有些是私生子,父母双方那里都难以容身,只能送走;有一些是因为孩子的生辰八字和父母相冲,为了不克父母,所以小小的孩子就成了牺牲品;还有一些是因为家里重男轻女,婆家想要儿子,不想要女儿,所以生了女儿的家里就不想要了……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要说的话,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啊!总之就是一句话,最可怜、最无辜的就只有那么小小的孩子。那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啊,好容易这一世投胎成人来了这个世界,却一点做人的好处没得到,生下来就是来受罪的,也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