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的身份被最高军事法庭判刑二十年,被关押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进行劳动改造。
留在上海的林秀清,听说了刘润川兵败被俘判刑入狱的消息后,立刻北上北京,辗转寻找了多层关系,在他们的帮忙下,终于在战犯,管理所内见到了剃着平头,已是一身囚服的刘润川。他显然没想到她会留在大陆没有离开,更没有想到她会以家属的身份前来探望。两人隔着铁窗相见,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外面的世界已经换了天地,前尘往事尽数涌上心头,所有的恩怨在此刻也如尘屑一般飘然无踪。相对无言之余,只是痛哭。
她说,我会等你出来,你在里面要好好保重自己。他摇头不许,说,不想你为我浪费二十年的时光。她又说,我已经浪费了二十多年,今生所余的时间,再也不想浪费了。不管将来会怎样,我都不会再离开了。他苦笑着摇头说,当年你也曾这样许诺我,可转眼,我们就已经形同陌路。她沉默不语,然后起身离开。他落寞的看着她走出自己的视线,心里却几乎挣扎着要呼唤她留下,为他留下。
不料,几个小时之后,她再次回来。与她同来的,还有战犯管理所的副所长。他大惊,不知所为何事。她温婉无比的笑着,对他说,我把我们的故事告诉了长官,然后向这里的长官请求,希望他们能够批准我和你在这里结婚。新社会了,恋爱与婚姻自由,再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在一起。有长官做我们的证人,这一次,我绝不会食言。
被她唤作“长官”的副所长含笑看着这对人到中年却历经坎坷的情侣,笑着回答说,以前只见过刑场上的婚礼,没想到,解放后,还有机会见到在狱中举行的婚礼。这样的事情并不多见,需要向上层领导报批,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有回复,我也不清楚。不过,只要上面同意,到时我一定会为你们办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婚礼。刘润川听了,激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握着她的手,痛哭不已。
几个月后,这桩好事终于有了回复。无巧不成书,当时负责管理战犯的领导,居然是当年刘润川念军校时的同窗。见到下面送上来的报告之时,除了大为感慨两人的长情之外,也很为这段蹉跎多年的姻缘而感到遗憾,因此,爽快的特批了此事,回复中还特意提到,举行婚礼的时候,他一定会前去观礼,为他们送上真诚的祝福。
1951年新年刚过,一场特殊的婚礼就在战犯管理所里举行了。新郎是正在服刑的战犯刘润川,新娘是前国民党政府高官的女儿林秀清,所有参加的观礼嘉宾大部分都是刘润川的狱友,前国民党军方的高官们,前来参加婚礼的,基本上是战犯管理所的管教人员,最重量级的观礼嘉宾自然是新郎的同窗,时任战犯管理所的上级领导。
婚礼上,刘润川与当年的老同学相见,想想各自的境地,一方是胜者,一方是败寇,尽管操戈不再,不免还是要唏嘘一场。老同学颇为大度,也很是照顾他,还特为这对鸳鸯佳偶在管理所的后院内辟出了一间新房,特许了他三天婚假。只是,当时谁都没想到,就是这个贴心之举,后来成为了这位老同学在文,革中被批斗与打倒的罪证之一。
就这样,当年的季衡与林秀清成为了真正的夫妻。在其后的许多年里,林秀清在上海教书,而刘润川在北京服刑。每年的寒暑假,林秀清都会北上去战犯管理所看望丈夫,年过半百而相隔两地的他们,就这样如牛郎织女一般,一直为了对方而在坚守着心中的那份不变的情意。
1960年11月,刘润川入狱整整十年后,由于改造成绩出色,在第二批战犯特赦中被释放出狱,终于能与爱妻林秀清团聚。出狱后,他带着妻子离开了大城市,来到了云南腾冲,当年他为之浴血奋战过的土地上,夫妻俩一个在县城的学校里教书,一个开了间书铺卖书,过起了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