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1 / 4)

“说得不错。既然如此,逸之,我们也敬远在台湾的姑夫和姑妈,祝他们节日快乐。”

“好。”

“我们也来,我们也来。离开台湾的时候我和姐姐都还不太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能借着那个因由来到美国这块自由宽广的天地,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也算是因祸得福。我们感谢姑丈和姑婆,也敬他们。”

最是活跃的思安这时也毕恭毕敬的端起了酒杯,与思平、念卿一起从桌前站了起来。一家人高高举起手中的酒杯,互相捧杯,异口同声的说道:

“敬台湾的亲人们。”

圆桌上响起了玻璃撞击在一起的清脆的声音,引得韩士诚怀中的小友康忽然高兴的挥舞起小手小脚,咯咯的笑了起来。众人看着孩子粉嘟嘟的笑脸,每个人的心里都仿佛有暖流流过一般。

岁月在流逝,他们的年华在老去,但新的生命却也在绽放,在延续着他们的骨血,在延续着他们的故事与家族的命脉。那是希望,是未来,也是新的期许。

韩婉婷一家在美国过着平静而安逸的生活。思平与念卿在加州热烈的阳光下幸福的生活着,他们的第二个儿子也在1974年刚刚到来之后不久出生。思安依然在朝着他那晚间节目主持人的目标迈进,凭着他那张帅气的面孔和各种坚持不懈的努力,倒是被他拿到了主持几个日间节目的机会,现在已经在波士顿当地小有名气。

韩婉婷为《波士顿环球报》所撰写的几个专栏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忠实读者,为此有出版商找到了她,想将她这些年来写的故事收集成册正式出版。还有出版商听说了她的故事,甚至想要约她,请她将自己这一生的经历写下来,作为一本传记出版。这个议题对她来说不仅是个挑战,也是一种对人生的回顾,所以,她很感兴趣,正在考虑是否要接受这个要约。

狄尔森在为波士顿警察局服务了整整15年后正式退休。退休的时候,波士顿的警察局长特意为他办了一个隆重的退休仪式,除特聘他为波士顿警察局的顾问之外,还颁发给他一个荣誉奖章,以表彰他在这15年来恪尽职守、屡破奇案的特殊贡献。这个仪式办得相当热闹,连波士顿的市长闻讯后,也专程赶来参加这个退休仪式。

眼见着全家大小的生活都过得有滋有味,丈夫也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终于可以陪在她的身边一起安度晚年,韩婉婷决定接受那家出版社的要约,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准备与丈夫共同开始着手那本传记的写作。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打破了一家人的平静生活,也打断了韩婉婷即将着手开始的写作。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士林官邸逝世,享年88岁。

接到消息,韩婉婷与狄尔森都默然了,就连远在澳大利亚养老的韩士诚听说后也在电话里沉默良久。韩士诚在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带着几分悲怆,他没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的关照女儿,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回去一趟,去见那个人的最后一面,也送他走完最后一程。另外,再替他们送上一只花圈,并请美龄堂姐节哀顺变。

父亲的心意韩婉婷自然明白,只是她也不能确定,她和丈夫还能不能再回去,他们还有没有机会再踏上那片将近二十年未曾踏足过的土地。就在她还为此担忧不已的时候,一份来自台湾的加急电报送到了她的面前,那是她的二哥蒋纬国拍来的。电报的内容极简单,只有两个字:速归。

接到电报的那一霎那,她捧着电报放声大哭。不知道为什么,她看着电报,脑海里便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抗战那些年她在姑妈和姑夫身边的画面,想到了抗战胜利后一家人聚在一起时曾经欢声笑语的时刻,也想到了去台后兵变案中姑夫疾言厉色的将他们驱逐出台湾的片段,还有离开台湾的最后时刻,只有二哥独自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