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1 / 3)

“逸之,进来。”

狄尔森闻言,立刻整了整自己的衣冠,仿佛当年在军中接到命令要去见军座一般,挺直了背脊,毕恭毕敬的答道:

“是,爸爸。”

他小心的推开门,走进了岳父的书房。书房里,韩士诚正提着毛笔在硕大的书桌前低头写着什么。他慢慢的走了过去,在书桌旁远远的立住,静静的等待着。韩士诚一气呵成的写完了字,挺直了腰,长舒了一口气,手指搭在毛笔上轻轻的敲击着笔管,看着自己的作品,凝神思索着,似在品评着自己的这篇字写得如何。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看见狄尔森远远的站在几丈开外,皱了皱眉头,低声道:

“站那么远做什么!过来,过来,帮我看看我写的怎样。”

狄尔森恭顺的走到书桌旁,往桌上一瞧,这才发现原来韩士诚在临贴,临得正是魏碑的字体。他以前并不太懂书法,直到在军校里念书的时候,有个同窗每日放学后都要临一页魏碑,说是能修身养性,培养耐性,将来打仗的时候能沉得住气。

他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也和那个同窗在课余的时候一起练习书法。时间长了,那个同窗的字写得越来越浑厚大气,而他在这个同窗的熏陶下,也渐渐的懂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东西,写出来的工笔字中不自觉的也会带上点魏碑字体的气势。

他从头到尾的细看了一遍韩士诚的字,低声道:

“爸爸,这,应该是魏碑吧。”

他的话音刚落,韩士诚的目光中飞快的闪过一丝惊诧,但却没有表露出什么,继续道:

“你觉得怎样?”

“我不是太懂,但感觉上您临的应该是北魏时期的碑帖。以前念书的时候有个同窗告诉我,魏碑字体朴拙险峻但又舒畅流利,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最是书法的精妙所在。不过因魏碑大多在石面上凿刻而成,多有刀斧夸张之风,因此练习之时最忌带有凿刻夸张之风,免生习气。”

他的话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不再多说,微微垂着眼睫很是恭敬的站在一旁。韩士诚静静的听他说完这些,已经听懂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心中颇为赞叹,已是有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慨。

他看着眼前这个眉目俊朗、挺拔沉稳的男子,尽管早已相熟,但依然有几分恍惚,觉得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他与当年留在他记忆之中的那个不堪、浑身痞气的男孩联系在一起。

当年,他仅凭着那短短的一面之缘,就无比决绝的相信,那样流氓一样、不学无术、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男孩一定是个败类、人渣,迟早是吃枪子的命,不危害社会已经是谢天谢地了,怎么可能带给婷儿幸福?!婷儿和他在一起,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所以,得知女儿坚决的要和那个痞子在一起的时候,伤心欲绝的他宁愿将女儿赶出家门也绝不松口同意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荒唐婚事。

然而,十多年间,每当他从亲眷友人们在他面前有意无意透露出来的口风中得知了女儿婚后的情况时,留在他既定印象中的那个痞子一样模糊不清的男孩形象就在逐渐崩塌,取而代之的竟是一个逐渐挺拔、干净、清晰起来的样子。

后来,穆然的样子渐渐的和狄尔森的重叠在了一起;再后来,每当人们在他背后悄悄的提起婉婷和她的丈夫时,他脑海中全然找不到穆然的丝毫印迹,想到的只有他曾在美国的中文报纸上看到过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狄尔森穿着一身戎装,陪着孙立人将军在美国参加军事会议,不苟言笑,看起来很是严肃,很有军官的气势。

其实,听着女儿和狄尔森在一起并没有受到什么委屈,日子过的也很是幸福,他的心中已然开始隐隐的生出接受狄尔森的念头。尤其在得知那个男孩知道在逆境中奋起上进,一次次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