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1 / 4)

“若是你,将如何抉择?”

“与其受人牵制,倒不如断臂一搏。摇摆不定,只会备受其害。”

“你的意思是,我当不顾美国对我国贷款回收的要挟,坚决要求你们渡过松花江追击共,军?”

“是。这才是真正解决国共之争,达到天下太平的最好办法。若我军一鼓作气的消灭共,军主力,稍后再陆续用兵解决其残余势力,那么天下再无纷扰,将一派承平。美国人想要保障其在华利益,或是想与我国结盟,利用我国在远东的有利位置,威慑周边各国,以达到其挟制苏联、控制日本等目的,则必须仰仗于我们。届时,所谓的贷款与军援,即便他们不愿给,也不得不给。”

“你说的的确不错,也很有道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若此时美国撤走借给我国的贷款,撤走答应援助我国的军备,打仗是要花钱的,没有钱,又没有装备,我们拿什么去和共,产,党争呢?岂不是白白的将大好天下都拱手让给共,匪了吗?那些可恶的美国人,等于是在死死的掐着我们的脖子!实在令人可恨!”

“姑父,您也知道,美国人并非真心的帮我们,处处插手我们的内政,不过是想将我们当做他的傀儡,把您当做儿皇帝,事事都要听从他们的操纵。与其被他们这样掣肘,倒不如趁此机会,咬牙一搏,趁着将士们追击共军的气势如虹,彻底的将共产党这个心头大患消灭,断了美国人时时以此来要挟我们的机会。

军饷一时的不济,没有美式的武器,将士们倒是可以克服,当年和小鬼子打仗的时候,我们有过半年多没有见过一个大子、再差的汉阳造都用过,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怕只怕……现在的放虎归山,将来会遗下无穷的后患。

到时候战火连年,将士们看不到卸甲归田过娶妻生子的太平日子,必不愿再将自己的性命白白耗费在毫无意义的内斗之上,人心涣散,时局动荡,再想要重整旗鼓,一鼓作气的消灭共,军,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狄尔森异常冷静的将这些话说完,屏息凝神的看着蒋介石。他知道,自己的这番话虽然于政事的决策没有任何帮助,且换做任何一个人听来,都是极不好听的悖论。但是,他是黄埔的学生,眼前的这个人不仅仅在身份上是他的领袖、姑夫,也是他的校长。黄埔的精神他从未敢忘,毕业时,授予他的那柄中正剑代表的意义他也始终铭记在心。于他而言,忠于国家、三民主义与忠于领袖是同样重要的。那么,对领袖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将自己所见所闻诚实的反映给领袖听,也是自己作为一个黄埔军校的学生应该做到的。所以,他明知自己的这些话可能会让蒋介石非常不快,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忠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蒋经国在一旁听得背后几乎起了一层冷汗。以他对父亲的了解,逸之说的这番话能让父亲忍到现在不大发雷霆,已经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他从小就对父亲又敬又怕,极少有违拗父亲心意的时刻,更不用说当着父亲的面指责他的决策有误。因此,他的心里此刻七上八下的很是忐忑,生怕这位胆大包天的妹夫出格的言论惹恼了父亲,不但自毁前途,还会让婉婷一起跟着备受责难。

出乎蒋经国和狄尔森意料的是,蒋介石居然没有半点要发火的迹象。他重重的叹了口气,颇有些疲惫的将身体靠近了柔软的沙发靠背里,略仰着头,看了看天花板上的吊灯,缓缓道:

“难为你对党国的一番忠心了。若党国中人,人人都像你这样忠心,共,产,党这样的癣患早就被彻底清除了,何至于会发展到今天敢与我抗衡的地步!”

他顿了顿,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忽然坐直了身体,目光灼灼的看着狄尔森,眼神中有着怀疑和警惕,正色道:

“不过听你刚才这番话,似乎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何以你就认定了我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