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3 / 3)

意思起来。宋美龄捏了捏她的脸蛋,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转身走了。韩婉婷看着姑妈的背影,忍不住捂着发红的双颊,悠悠的惆怅起来。

他又走了。他们又分开了。从现在开始到七月的婚期,这段长长的时间里,他们又要两地相思了。她都没来得及和他说一声再见!总是这样,他们的每次相聚,时间为什么总是那么的短暂呢?好像他们的生命中,分离永远是一个不会退场的重要角色。

前不久,中国远征军和英印军队胜利在乔姆克会师,终于打通了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孙将军指挥的新一军旋即回国,赶往广西南宁,准备休整之后进攻盘踞在广州境内的日军。算时间的话,现在,他走了这些天,应该已经到了南宁。说起来,他的伤好才没多久,应该再好好休息上一段时间,可不久之后,他又要投入到作战中去,她实在是为他感到担心。

美国的电台里说,欧洲战场的胜负已定,德国纳粹的统治行将消亡,盟军将获得最终的胜利。听着这些来自海外的好消息,再看国内晦暗不明的形势,她依然觉得看不到多大的希望。每每她偷偷的凑在姑父的书房门口偷听来自前线战报,除了有些地方被国军克复之外,还能听见有些城市沦陷敌手。

如此胶着的军情实在让人揪心,这样的拉锯战几乎每天都有。尽管有人从大局上分析说日军在中国拉得战线太长,连年战争已经使他们的兵力不足,是越来越疲于奔命,是兔子的尾巴长久不了,要不了多久就会失败。可她看日军依然凶狠的攻城略地的阵势,完全看不出有后劲不足要败退的样子。

欧洲战场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那么,在中国战场上,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呢?到底,她和他什么时候才能过上相聚相守在一起的太平日子呢?

一个多月后,韩婉婷在公馆里正拆看着狄尔森寄自南宁的来信。才看到一半,她一下子尖叫了一声,惊喜万分的跳了起来,欢呼雀跃着抓着信就跑出了房间,寻到了正在后花园里浇着花的宋美龄,激动的上前一把抱住了她,高兴万分的拉着她转起了圈,跳起了舞。

莫名其妙的宋美龄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被侄女的雀跃闹得一头雾水,转得头晕眼花。等她好不容易拉住了兴奋不已的韩婉婷,细问之下,直到看完了信,这才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年的四月三十日,德国纳粹的首领希特勒在柏林地堡自杀身亡,五月七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的硝烟就此终结。在连年的战争之后,欧洲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日子。就在这个时候,美国盟军总司令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盛意邀请孙立人将军赴欧洲,参观考察欧洲战场的胜利果实。

孙立人将军欣然接受了邀请,随即组织了一支考察团,准备在7月的时候奔赴欧洲,考察团的随行人员中其中就有狄尔森。最令她欣喜的是,孙立人将军会携夫人一起赴欧,听说了狄尔森的婚期定在七月,正好与这次赴欧考察的时间冲突,于是提议他带上韩婉婷一起,索性就趁这次考察的机会,在欧洲旅行结婚,顺便也好与自己的夫人作伴。

本来重庆六月的天气就是又闷又热,韩婉婷再这么一兴奋,额头、鼻尖上已经微微冒出来汗。看她高兴的像个孩子似的,宋美龄将信原样塞回她的手中,看着她捧着心喜不自禁的模样,微笑着,掏出手帕,拉着她的胳膊,轻轻地替她拭去脸上的汗珠,笑着说:

“你看你,都这么大的人了,一高兴起来,还像个孩子一样。”

“姑妈,我好高兴啊!我好高兴啊!高兴的,都快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嗯,的确很不错,他能这么有出息,我和你姑父都很高兴,总算也能松一口气,到底没辜负了我们的期望。看起来,我们婷儿的眼光还是很准的,能从垃圾堆里捡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