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3 / 4)

呈几何级的扩大。无论用多少赞美与褒奖去填,常常还是会觉得心里空洞洞的,缺少了让心感觉安稳的东西。

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需要的就已经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东西了,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这种慰藉,通常会来自我们的亲人、爱人和朋友。他们的支持与鼓励,安慰和陪伴,常常是带着我们走出困境,走出低谷的最重要、最强大的力量。

对张国荣而言,以他的人品和地位,身边不缺知心朋友,也不乏关心他的亲人和爱人,但是,我总是觉得,他的心,一直都是孤寂的。看似繁花似锦、灿烂耀眼的天皇巨星的另一面,始终都有着愁眉不展的忧郁气息。他的身上,有着太多的悲情因素。他的家庭、他的爱情、甚至他后来最热爱的事业,都曾经深深的带给过他伤害。

他和吴倩莲演的电影《夜半歌声》,我觉得,最符合他的气质。他身上那股始终萦绕着的忧伤气息,与故事的主题、背景极为相似,因此,我想不到,在香港娱乐圈里,还有谁,能将这个角色演得出神入化。

相反,著名的搞笑电影《东成西就》里,他演的那个角色,我实在是喜欢不起来,隐隐的看了觉得“触气”,总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强颜欢笑,硬凑出来的。因为,他实在是不适合演那样搞笑和欢天喜地的角色。

林忆莲和李宗盛的定情之曲被他重新演绎之后,唱出的韵味,更胜原唱。每每哼唱的时候,脑海中出现的都是他的音容笑貌,而不是林李二人的深情对唱。

最爱听他唱的《共同度过》,尤其是歌词的高潮部分,每次听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这样深情演唱着这首歌的那个人,竟然已经不在了。这样好听的声音,这样善良的一个人,竟然已经不在了。

梅艳芳去世前的最后一场演唱会上,她穿着白色的婚纱,对着红勘体育馆里上万的观众,说出了她今生最深最深的遗憾。她哽咽着说了很多话,眼底的泪光在闪烁。我那时边看边想,是啊,就连曾经戏言要娶她的那个人都已经走了,她今生的遗憾,又还能有谁能去弥补呢?果然,没过多久,她就追随着哥哥而去。

十年前的2003年,实在不是一个好年头。那一年,我记得,美国和伊拉克开战,搞得伊拉克从此民生凋敝,民不聊生,日子过得反倒还没萨达姆在的时候好。那一年,我记得,非典来袭,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让全世界人民都紧张的不得了,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变异了的小小病毒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那一年,我还记得,一年之中,连续的走了三个名人年初的张国荣,年底的梅艳芳和柯受良。

十年后的2013年,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一个好年。反正,国家改选了领导人,政府提倡了新风尚,至于到底我们的日子过得好不好,还要留待下一个十年以观后效。十年前,我曾说十年后的我应该已经成家立业当妈了。没想到,十年后的今天,我还在漫漫恨嫁路上进行着看不到头的长跑。可见,世事之难料,人心之难测。就好比没人会想到张国荣会以自由落体的方式,给全世界人民开了一个实在伤不起的大玩笑。

写这篇小文的时候,电脑里正放着张国荣的《共同度过》,听着他的歌,跟着他的歌轻轻吟唱,想着歌曲的名字,便忍不住再一次要暗暗的叹息:说好要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个人,已经不在整整十年了。

他应该是去了天堂了吧,因为上帝想要看他演电影,想要听他唱歌,顺便还想让他过好日子,不再受忧郁症的困扰。所以,上帝带走了他,而从此之后,世间再没有一个叫“张国荣”的人,只留在人间一个美丽的回忆和一段传奇的故事。

哥哥,在天堂里看到梅姐了吗?

你们,一路走好。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二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