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 / 4)

自己被既定好的生活轨迹中渐渐的偏离,被他和他们所吸引。尤其是那个身世成谜且桀骜凶蛮的男孩子,她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要靠近他,了解他,想要进入他的生活圈子,想要走进他难以琢磨的内心世界。

就像现在这样的元宵佳节,是一家团圆的好日子。可是,对那些从小就无父无母,孤身在上海流浪的男孩子们来说,这样的节日反而是最容易勾起他们伤心往事的时刻。如果有选择,谁愿意举目无亲,一世漂泊。说到底,他们都是可怜人。即便是那个最为凶悍的男孩,又何尝不是身世最为悲惨的可怜人呢?

在过去的那么多个节日里,尤其是亲人们团聚团圆的节日里,他都是怎么度过的?是一个人过的,还是和那些同样无依无靠的男孩子们龟缩在那间冬冷夏热的小阁楼里依偎着度过的?过新年,过元宵这样的节日里,他们有新衣服穿吗?他们有热乎乎的饭菜吃吗?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不用她多思考就已经明白的摆在那里。对于只求温饱,只求生存的他们来说,过节无疑是一种极为奢侈的想法。她的这些问题显然都是多余的。她记得,以前,他每次看到她拿着自己做的小饼干来,就一次次的讥讽自己是“皇亲国戚”,一次次的当面指责自己是一个只会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永远不会懂得民生疾苦,永远无法体会挣扎在社会最下层百姓的生活是何等的悲惨。他总是毫不客气的嘲讽她,是权钱家族里生出来的,又一个专门剥削民脂民膏的“蛀虫”。他还说,她的幸福就是建立在傲慢的无视他人痛苦的基础上的。

曾经她对他的这种严厉的指责,很是气愤,每每都要与他争辩起来。她总是努力的想要让他知道,即便是出身权贵家族,也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是“蛀虫”,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不懂得民生疾苦,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是只顾着享乐、追求权与钱。

但是,渐渐的,她从他们所遭受的经历中明白了他的愤恨根源所在;渐渐的也能够理解他为什么总是那么的不屑于这个世道。很多时候,她都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点滴力量来帮助他们摆脱当下贫苦的状况。但他从不愿意当面接受她的帮助,无论是金钱还是物质。因为那被他认为是她给予的施舍。对于这样的“施舍”,有着极强自尊心,或者说有着极强自卑心的他,是绝对不愿意接受的。所以,他宁愿饿死、冻死,哪怕是病死都不会接受她的任何好意。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和很多人不一样的奇怪的人,也是一个让她无时无刻不惦记的人。今天是元宵节,他现在在干什么呢?是又出去“干活”去了?还是和其他男孩子们呆在小阁楼里?今天天很冷,天空里还飘着雪花,他们会冷吗?会冻着吗?有没有吃上热饭热菜?

一个个问题不断的从她脑海中浮现出来,让她有些坐立不安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思前想后了好一会儿,看着窗外时断时续的飘雪,她终于下定了决心,做出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

时钟的指针渐渐的走到了晚上九点。她和父母道了晚安之后,回到了自己的房中,穿好了外出的衣裳,侧着耳朵趴在门上听着门外的动静。过了一会儿,她听见父母进了卧房,又听见楼下佣人们将客厅大门关上的声音,听见他们纷纷回到自己房间的脚步声,直到最后门外终于安静了下来,再没有半点动静。

又静静地等了一会,确定门外终于“安全”了之后,她便蹑手蹑脚的偷偷溜下了楼,来到了厨房里。

她知道,今天家里的汤圆多下了一些,没有吃完,母亲的意思是吃不完就倒了,可张妈眼看着那么好的水磨汤圆不舍得扔,于是都被她放进了保温的笼龛里,准备放到第二天早上再热一热,自己拿来当早饭吃。

为了这些汤圆,韩婉婷特意摸进了厨房,借着廊灯的余光,在厨房里找了一个热水瓶,将全部的热水倒了,然后把张妈收在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