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3)

“叔叔很勇敢,从来不哭。”

小孩子的天真话语让狄尔森禁不住唇边漾起苦涩的笑意。他何尝勇敢,只不过将时时从心头飘过的被她厌恶的恐惧、害怕她一去不回的怯弱深深的埋藏在了心底里,不让人轻易窥见。为的是怕那层早已薄如蝉翼的、勉强维系着的安全感被骤然打破,而他从此之后将坠入无底的深渊。

“叔叔不能哭,也不敢哭。”

“为什么?”

小小的孩子哪里能体会一个大人深沉而复杂的心思,念卿好奇的问着,已经不再流泪。狄尔森脸上泛起微微的笑容,蓝色的眼睛里露出温和而柔软的目光,他揉了揉孩子的头顶,没有回答,只柔声说道:

“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好了,睡吧,不然明天和小六子他们玩起来会没有精神的。叔叔不走,就留在这里陪你。”

他的承诺让孩子有了满满的安全感,所以,念卿很听话,待他将孩子抱回床边后,便不再哭泣,也不再说话,很快闭上了眼睛,拥着薄薄的毯子静静地入睡。狄尔森坐在他的床边,看着熟睡后的念卿微微张开的小嘴,乖巧的模样让人只觉得满心怜爱,不忍离开。

孩子天真无邪的睡颜让狄尔森的脑海中如翻江倒海一般的想念着那个狠心的女人,她走了,却留下了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念想,让他在看到孩子的同时,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她。他想着,念着,在梦里与她缠绵着,可还是禁不住起了怨恨她的心。到底她去了哪里,去做什么样重要的事情,才能狠下心来放着那么可爱的念卿不管?才能狠下心来与他不告而别?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想要平复胸臆间的郁闷与烦躁,但,握紧的拳头最后还是无助的松开。他低下头,看见左手无名指上的银戒指在月色下泛着幽微的银光,仿佛是在与他苦闷的心情对着话。枯坐良久之后,他站了起来,迈步走到窗边,摩挲着左手上的戒指,低低的舒了口气,在心中默默的念着:

“臭丫头,从小就不让人省心,自从认识你,我就没过上一天安心的日子……上辈子,我一定欠了你许多许多……”

在狄尔森难耐的相思之中,时间已经走到了民国三十二年的一月。驻印军的将士们,刚在异国他乡度过了一月一日的元旦佳节,第二天,一月二日,便又迎来了英属殖民地印度的一个隆重的节日达尔巴日。这一天,是英国政府在印度颁受勋奖的日子。

这样一个曾经与中国人毫无关系的节日,在民国三十二年的这一天,却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特殊意义。因为,今年的达尔巴日,在印度接受英皇代表授勋的,不是别人,正是去年在仁安羌大捷中救出英美士兵及众多随行记者与传教士七千余人的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

上午十时许,授勋典礼在离蓝伽训练营地不远的蓝溪柔拉学校达尔巴厅正式举行。代表英皇前来授勋的是蓝伽所在地比哈尔省的省督,被邀请前来参加授勋仪式的俱是中英美三方军队中的高级将领,而军衔只在中尉的狄尔森却非常意外的被孙立人选为随行陪同人员,进入了这样一个庄严隆重的授勋殿堂,得以亲眼目睹这样一个足矣令中国人自豪的仪式。

省督穿着黄色的大礼服,袖上、肩上还有胸前都配饰着许多象征着荣誉的勋章,他站在悬挂着英皇大像的主席台上,面带微笑的看着站在台下的孙立人,手中已经握着等一会就要宣读的勋章颂词。按照仪式的进程,军事秘书走到了台前,向省督微一鞠躬,并开始了致辞,用平和且恭敬的语调高声说道:

“有请孙立人将军。”

孙立人立刻前进一步,走到了距离主席台一步的地方,与省督对面而立。省督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致意,随即展开了手中的颂词,用英语大声的朗读起来:

“奉大英皇帝陛下命令,今天本人代表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