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他知道。可以吗?”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零六章
就在韩婉婷预定离开蓝伽营地的前一天,恰有一个大型中美军方作战会议在营地召开,营地里本就不多的翻译被抽调了一半离开。于是,训练的时候,美籍军官教授的课程上立时少了翻译人手。为了保证军事课程的按时授课,营地中仅剩的几位略懂英语的工作人员也都被临时安排了充当美军教官的翻译,英语流利的援华志愿者韩婉婷自然也成了其中一员。
不过,懂日常生活英语的人并不一定都懂军事上的专业术语,而美军军官教授的课程中,偏就有很多与各种武器、各种军事谋略等相关专业字眼,其中不少是很多中国人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因此,这种专业知识的翻译让那几位临时调过来应急的工作人员挠头不已。
一堂课翻译下来,几个临时翻译都把美军教官讲授的内容翻得磕磕绊绊,牛头不对马嘴,不要说下面坐着听的官兵们听得云里雾里,莫名其妙,就是翻译者本人,也觉得自己说的前言不搭后语,简直是惨不忍“听”。
唯独韩婉婷因为早年在美国时,曾与军方高层就援华物资等事务有过一些接触,相对比较了解军用武器名称等专业内容,因此,在她担任翻译的课堂上,美军教官讲得认真,中国官兵们听得认真,记得认真,提问也很踊跃,与其他几个班级里大眼瞪小眼的情况相比,他们这个班级的“师生”之间学习的气氛相当高涨。
虽然中国俗语有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但,有时候,好事也会在人人口耳相传的口碑中一传传千里。在课堂上饱受翻译之苦的众人,在课后的交流中听说了韩婉婷的翻译又清楚又仔细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样一位好翻译。于是,韩婉婷立刻就成为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被几个美军军官们争相抢着要“占为己有”。
眼看着几位人高马大的美军军官们像男孩子们争抢心爱的玩具一样,争执的面红耳赤的时候,韩婉婷被闹得哭笑不得,不得不出面从中调停,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索性将几个班级的学员统统集中在一起,如同大学时代上大课那样,让所有人都在操场上一起听课。
尽管不同的班级所上的内容不尽相同,不同兵种要掌握的军事技能也天差地别,但,对于每一个将来要走上战场的将士们来说,只要能多学习到一些新知识,哪怕是目前看起来用不上的知识,将来也可能对战争中遇到的意想不到的情况带来好处。
因此,聚集在一起上大课的官兵们尽管上课的顺序有先后,又是可能会等上很长的时间,但他们倒不在意多学些知识,反而乐在其中,只是苦了为此而担任翻译的韩婉婷。因为她做翻译时,不仅要将教官讲授的内容尽量准确无误的翻译给学员们听,有时遇到她也不甚了解的字眼或意思,她还必须先与教官沟通,直至理解之后,她才会将其中的意思表述出来。
原本几个翻译要做的事情已经全都由她一人承担,再这样一来二去的,加之还要将学员课后的提问翻译给教官听,时间一长,她的嗓子首先便已闹起了罢工,沙哑的变了声。尽管这样大的工作量使她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很累,但是,当她看到坐在地上,认真的拿着笔,在笔记上专注着写着、记着的那一张张年轻而又渴望获得知识的面庞,她咬牙坚持着将几堂课的内容全部翻译结束。
听着她用几近嘶哑的嗓音,一句句的翻译着教官教授内容的众多官兵们,望着这位曾经像个难民一样来到营地、每天都衣着质朴却容貌姣好的“美国人”,没有人还会想到这样一个不远万里从美国的女人会是什么身份特殊的“贵人”,也都忘记了当她第一次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是被师长毕恭毕敬请进指挥所的。他们现在只知道,这位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的韩小姐,让他们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