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地牢内,毫不设防的述说着来意,无论被打断多少次,都会平静的继续。他被驱赶,被讥讽挖苦,被哀怨的控诉,也不萎缩躲闪。他只静静的听,然后告知以实情,却从不辩驳,偶尔眉眼缓缓垂下几分,似有不可言说的无奈,但再抬头时,无论看向谁,眸光始终柔和而宁静。
夜风时不时将他耳边的碎发吹的散落,发尾从耳廓拂到脸颊,又从脸颊滑落到唇角、下巴,但李照临却顾不得整理,一汪深湖似的目光在无觉、施莫哀和倾霞三人之间流转。可不知为何,乔清声总觉得,无论李照临说什么,与谁说,话音结尾之时,目光总会重新望向倾霞真人的眼中。
乔清声能察觉得到,李照临对待倾霞,与无觉、施莫哀,是不同的。他看向倾霞时,眼睛里有一种乔清声从来没有见过的别样温柔。
仿佛这样的温柔,只有倾霞看的懂。
倾霞望着这样的目光,沉默良久,缓缓道:“我答应留下。”
明明达到了目的,却让乔清声无端的生出一丝烦躁。
“真人?!”无觉不可置信的看着倾霞,又转头看向施莫哀,他知道施莫哀与倾霞真人关系交好,极有可能同进同退。
施莫哀犹豫了一瞬,确认道:“真人果然要留?”
倾霞颔首,看了李照临一眼,转头对施莫哀道:“贫尼留下,是想彻底了结当年的恩怨。末法使,还有无觉师父自便即可。”
施莫哀眼中竟闪过一丝不甘,他咬了咬牙,叹道:“了结……好,我也留下!”他回身看向无觉,“大师呢?”
无觉诵了一句佛号,冷冷道:“贫僧告辞,不送!”
“大师留步!”
李照临伸手欲拦,却被无觉以佛珠挥开,震怒道:“你要与贫僧动手?!”
“不敢,清声已通知了镇国寺的弟子在山下接应。”李照临退开半步,缓缓从怀中取出一张灰色笺纸,递给无觉,“这张佛笺上的偈语,出自贵派前任主持方圆大师之手,是李某多年前偶得。方圆大师圆寂之时,李某远在大漠不能相送,实在遗憾。这方偈子,今日便送还给大师吧。”
无觉一惊,认真接了过来端看,上面只有寥寥四句,但的确是师父的字迹:
我虽在地狱,犹如坐莲台。
八万四千劫,只费弹指轻。
无觉将佛笺收起,低声道了一句:“多谢……贫僧告辞。”
李照临在他身后念了一句佛号相送,乔清声望着无觉的背影,脸上有强留之意,却被李照临及时拦下,朝他摇了摇头。
群
主
小
颜
第139章 地狱亦莲台·下
两人离开地牢时,李照临问乔清声,可否答应他将此处掩埋掉。
乔清声点头道好,李照临笑了笑,目光却有些凄楚。
他忆起当年与方圆大师谈禅时,这位半师半友的高僧笑着与他辩论佛家极乐与道门太虚的不同。方圆说,僧人能否到达极乐,在心,道士能否返还太虚,在人。
我心在极乐,即使人在地狱也极乐,你人在牢笼,即使心有太虚也难登天。
李照临仍清晰的记着方圆的这句话,以及他写下那四句佛偈,送给他时的神情。他看着自己,目光里有年长者的经世豁达与僧人独有的悲悯。
那时他正少年,刚刚在掷象会上拔得魁首,拿到了镇国寺奉上的一羽凤凰翎,可谓春风得意,目下无尘。方圆这些话,他没有懂,也不以为意。谁知,就在方才,在他将那一笺佛偈递给无觉的瞬间,忽然就明白了。
从他回到生仙阁还不过十二个时辰,却是身心俱疲。
“师兄?”乔清声唤他。
他缓缓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