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21 / 36)

盘臣 旷宇 113165 字 5天前

胡卿言半笑半叹,抬首朝前一望:

“前面就是南城。”

“胡帅,南城非福地。”

两日前,听胡卿言说欲在南城募兵暂屯,便心有忧悒。

刘烈此时便将他的忧心直道出来。

“南城非旧朝福地,我却是新朝之臣。”

胡卿言看了一眼他,回复了他一贯的笑容,调侃道:

“再往南,西南、东南那些小城主尚未归顺,别说是密旨,圣旨诏书都无用了,搞不好我就成了袁尚。”

刘烈顿了半晌,“可南城是他靳则聿的福地,听闻……”

胡卿言打断他,“你也信什么闻风丧胆无人敢近的鬼话?”

胡卿言微微摇了下头:

“我告诉你吧,南城各方势力错杂。宫殿当时因废帝一党败得太快,造得匆忙,只造了一半,一半宫舍,另一半方圆数百丈平地,半土半石,埋锅灶饭,皆不用受人辖制,这是一块驻军的肥地。南州驻军都统手底下两个副都统、南城巡抚使、知府都想拿下此地,驻军都统虽独大,却是说话的人,未避包庇偏袒之嫌,干脆谁都不给,所以才空着的。”

胡卿言的目光看着刘烈有所变化的神态:

“两个副都统一个屯在城西,一个屯在城东,前朝宫室在东南,倚靠南边城墙,底下有七道城门,我们只要机谨些,可守可退。关要是——那个都统姓戴,灭了邢昭满门,靳则聿曾是他的旧部,他们为此事翻了脸,后又都归顺于陛下,陛下将此人安置在此,本就别有深意。他们越是盘根错节,或许我越能一用。”

胡卿言用几乎看不出的唇形凑到刘烈耳边,

“我们的人也得寻个地方歇一歇,大家都有些疲惫。”他低首,“这两日行军的气氛有些变——大伙心里也不是不明白。”

到了南城城门之下,胡卿言的兵一个个不由自主地仰起头——

南城城楼上红彤彤的一片,城楼楼檐下一排八角红纱灯,每一盏悬角都挂着红穗子,在城楼上的风中微微一荡,呈着艳姿。

华灯高悬——

似乎并不是为了迎接京中兵马的到来。

所有人都像是看着那红穗子荡了一会儿,才突然醒悟过来,今日是十五。

除夕的爆竹,元宵的灯火。

光影绰约中,

城外的两拨人马却是格外的安静。

这样的安静下,本应平添生气的红纱灯显得有些诡异。

书信是早两日便到的。

治此要地,南都巡抚使是陛下宗亲,领着一行人马出城相迎。

彼此寒暄之后,巡抚使笑中含着歉意,但又透着圆滑:

“下官给胡帅预备了馆驿歇息,请胡帅的兵马先在城外暂屯,潦草了些,待过了元宵,下官再寻地穿域,供胡帅驻军。”

这话说得极为客气,但话音里的主客之分也相当明白。

胡卿言手底下的人听完皆是面色一变。

胡卿言的思索却几乎是在一瞬间。

只见他目光一锐,重新翻身上马,居高临下:

“各位大人,南都乃军镇重地,西掣平原腹地,东控粮赋要道,是南方之关隘,因前朝所系,最是前耆新臣杂并之地,”他指了指城楼上头的红纱灯,将那卷密旨横在手中,“此时非张灯结彩、赏月游玩之时,我奉圣上旨意来此募兵镇守,望你们珍之慎之,佐我功成。”

胡卿言的语调也还算客气,但连坐在马车里的言子邑也听明白了——

他开口要的竟是此地的兵马节控权。

来的路上有意无意听了一耳朵。

他只要城南屯兵。

不知道为何突然变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