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7 / 27)

临渊问道 黄金乡 73756 字 5天前

一道眼神,“还望二位此行看在陈某的面子上,少生事端,便是有些冲突——也不过几日行程,各退一步,莫要伤了和气。”

“我这辈子还没有给除你之外的人问过诊呢,你要我跑这一趟,不纯粹折磨我嘛,还想我给你脸面?”

“师兄说的哪里话?”杨心问舔了舔他那口尖牙,一双星目璨璨,“听闻这位先生医术高明,我崇拜还来不及,哪里敢与先生起冲突?”

【作者有话要说】

宝儿们可能都不太记得前面的内容啦,白晚岚第一次出现指路16章

第57章 开瓢

也不知陈安道究竟信没信。

时辰差不多, 杨心问和那大夫相继上了船,船夫收了套绳,船身缓缓离岸。

杨心问站在甲板上, 冲岸上的陈安道挥手。他不想叫人看出自己的离愁,却又盼着陈安道能瞧出自己的不舍,来日早些回宗门。

那单薄的人影在他视线里逐渐远去, 隔着晨间的浓雾, 慢慢瞧不清眉眼, 又渐渐摹不出轮廓, 最终连身影都看不见时,渡船已行出了很远。

杨心问转身回了船舱。

舱里那位新来的大爷,高高在上, 目下无尘, 很不把这一船的凡愚贱民看在眼里。

杨心问疑心此人这般做派,怕不是不只有大小眼,还患了斜视的病痛。

离了陈安道,杨心问便也收了那副讨巧卖乖的模样。

他向来对人不对事, 与他好的,他心里念着, 与他不好的, 他心里恨着, 与他一脸鄙夷的, 他也决计不会给好脸色。

而且这白晚岚模样不过二十出头, 和杨心问想象中能妙手回春的大夫差之甚远, 想来在医治陈安道一事上也没什么贡献, 只能算是无功无过, 长得也一般, 脾气还不好。

瞥见了杨心问打量的视线,那白晚岚立马耸起鼻子,仿佛闻到了什么异味一般,面色不虞道:“小孩儿,瞎打量什么呢?”

杨心问不咸不淡地收了视线。

这幅“不与你一般计较”的神态,和方才岸边“久仰先生大名”的模样天差地别。

白晚岚觉得后者蠢得叫他生厌,可前者更是叫他火冒三丈,一时阴阳怪气道:“你这小鬼,生了两张面孔,陈安道那厮自诩聪明,竟是没瞧透你的皮相来。”

见这人有意找茬,杨心问也不客气:“白先生可真有意思,你不让我打量你,我便依言不看,这刚挪开视线,你又不高兴上了。到底是给看不给看,还请明示,师兄叫我敬你三分,我可不敢阳奉阴违。”

“你现下岂不已是阳奉阴违?”

“先生血口喷人,小子好生委屈。”

杨心问架起一条腿来,靠着舱壁闲适地坐着。

白晚岚深吸一口气,将身后的箱笼放在一旁,正了正头顶的方巾,接着闭目冷笑,再不言语。

回宗门的这十几日无聊透顶,莫说心经背得熟练,就连陈安道留下的那本《九仙奇门卦推演及其反卦演示》也被他磕磕绊绊地看了下去。

杨心问甚至开始怀疑这是个巨大的阴谋,世上那么多大夫,陈安道偏生叫个这样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玩意儿与他同路,莫不是就想诓他一路看书?

日子难熬,但一日十二个时辰,日头绕一圈,便是一昼一夜,没有自顾自变长变短的道理。

虽然他觉得比在岁虚阵中听课的时日更漫长,七月底的时候,他们还是如期回到了临渊宗门山脚下。

回到这破落的镇上,杨心问才忽而有了些落到实处的踏实。来来往往的人他大都叫不出名字,却认得出脸来,间或有些参加弟子大选,远道而来的修士,他也觉得亲切,以前他可从这些人身上骗过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