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 / 47)

娘娘她貌美心狠 令疏 123814 字 1天前

明正大过了一遍,此番回礼,就借着上次收礼在尉鸣鹤面前袒露的不安,再次走了一趟明路。

“阿鹤上回虽说,那些大人们给臣妾送礼,是间接感谢您。”御书房中,沈知姁奉上一盏桂花茶,并一张回礼的单子。

她尾音愉悦,像奏响了古乐的琵琶:“可臣妾难得收礼,心有不安,想着借中秋回礼。”

“阿鹤觉得怎么样?”

对于自己亲手提拔朝臣,尉鸣鹤正处在颇为满意的时候,心中觉得此事不过是小事。

不过见沈知姁杏眸一眨一眨,颇为惴惴,像只诚惶诚恐又懵里懵懂的猫儿,不由得薄唇一勾,接过茶盏,不紧不慢地饮了一口,先将那张回礼的单子细细看去。

上头几乎都是些名家书画的真迹。

对文人自是价值千金,可对要多花金银的仕途明显无甚帮助。

尉鸣鹤看完,愈发觉得沈知姁一片赤诚心肠,并没有一点儿想要粘手前朝政务的主观意愿,便愈发放心地让沈知姁帮着骨折未愈的自己撰

写诏书。

从十分信任,变成了十万分的信任。

“阿姁亲自所备,自然甚好,到时若人手不够,尽管用朝阳殿的人。”尉鸣鹤随口应下,转而提起一事:“前几日,元子去瑶池殿送赏赐,回来同朕说起满殿的桂花酒酿香气。”

“怎么到了朝阳殿,竟用桂花茶敷衍朕?”尉鸣鹤凤眸一挑,言语间轻松亲昵,竟带了恋人间的撒娇意味。

沈知姁自然不会将蓝岚亲自做的桂花酒酿给尉鸣鹤品尝。

“那是臣妾想在仲秋节给阿鹤的惊喜。”沈知姁殷红的唇一抿,眉眼一弯,就是一副娇憨动人的美景:“阿鹤就等仲秋节好不好?”

尉鸣鹤深深望着沈知姁的笑靥,只从上面看出溺人心扉的爱恋,眼底常含冷酷的目光渐渐怔愣,又柔和出几分暖意。

一下就从自私寡情的帝王,变成了浸润在爱意中的少年郎。

“好。”尉鸣鹤恍若出神一般,伸手为沈知姁挽起鬓边的一缕碎发,语气轻柔,满眼都是期待与信任。

*

然而几日后,仲秋节前,尉鸣鹤再没有想起桂花酒酿的机会。

因为沈厉传来消息,说已带着土藩王的三位儿女往京城出发。

其中早早被俘的二王子和前来谈判的太子并无可说,瞧着都是一副老实本、被打怕了的模样。

倒是那位三公主,对大定官话颇为熟悉,精通西域的舞蹈音律,又正当妙龄……土藩王献女求和的目的昭然若揭。

尉鸣鹤并不介意在后宫中安置一位藩属国的公主,甚至能给对方荣宠与皇嗣,以安抚土藩。

可是来报上说,这位三公主性子极为不安分,甚至可以用“勾花招柳”与“浅薄张扬”来形容。

这与尉鸣鹤设想中,至少得维持住表面和睦的后宫大相径庭、格格不入。

尉鸣鹤还自作多情地预设了沈知姁的反应:事关边疆国事,阿姁明白事理,定不会对土藩三公主入宫有所阻拦。就怕这位三公主处事跋扈,挑衅阿姁,或是在后宫四处惹事,让阿姁心力憔悴,这样就不大好了。

除了这样的担忧,尉鸣鹤还对即将回京的沈厉与沈知全有着几分忌惮。

然而等过了仲秋,到了八月底,尉鸣鹤在朝阳殿接见沈厉父子后,那点不安与顾忌就彻底烟消云散。

*

“禀陛下,定国公与平藩将军已到乾坤门求见。”元子执着拂尘来禀:“土藩王子与公主亦求见。”

提及土藩,尉鸣鹤眼底闪过一抹冷光:“去传礼部侍郎,让他带土藩使团前宫的鹿呦馆安置。”

“朕现在政务繁忙,等朕有了闲暇,再行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