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13 / 28)

又可能迁怒自己,但那又如何?

迁怒不迁怒的,结果都是一个样,闵行长既不能给自己升职,也不能将自己开除,或者坐冷板凳,她无所谓,还不如用这些,换秦今朝一个人情。

这么想着,她将目光落在大儿子身上。大儿子正在埋头啃排骨,面前骨碟上堆着不老少骨头还有虾皮,她看着儿子,目光柔和欣慰。

自己和老常这辈也就这样了,她所做这些,都是希望将来秦今朝能帮一把儿子。

同样都是祝焕之老师的弟子,但老常和秦今朝在老师那里的待遇可是不一样。这位老师在行业内的能量非常大,这些年老常一直努力维系着,才没让这份师徒之情断掉。他能升任副局长,也和有祝焕之这位老师当“靠山”有一定的关系。

秦今朝却不同,老师会主动帮忙,把他当成自家子侄来看待。

有老师的帮忙,再加上他自身的能力,秦今朝未来不可限量。

这次秦今朝找上常师兄,夫妻两个几乎可以说是喜出望外,正愁找不到机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这不,机会就来了!

常师嫂咳嗽一声,叫着正在吃东西大儿子的名字,说:“还不敬你师兄一杯?将来你考上化工大学,进入化工行业,就得靠你师兄提携了。”

那孩子也是聪明,赶紧放下手中剥了一半的虾,拿手绢在手上、嘴巴上抹了把,端起果酒杯站起来,还有些腼腆地朝着秦今朝举起来,不大好意思地叫着师兄,说:“请多多关照。”

秦今朝连忙站起来,笑着说:“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化工行业的栋梁之才!”说着,喝了一口果酒,然后坐下来,笑着对常师嫂说:“我和常师兄的辈分是不是乱了?”

常师嫂说,“不乱,不乱,各论各的,我们家老大要是真考上化工大学,那也是老常的师弟!”

众人笑了一会儿,秦今朝跟常家老大聊了起来,问他想考什么专业,问他现在的成绩如何。这十六七岁的大小伙子虽然人有些腼腆,但说话的时候却是大大方方的,目光平视着自己,声音还带着少年人的清脆,显得单纯、热情。

从字里行间中,都听得出来他对化工大学的向往和化工专业的热爱。

秦今朝露出笑容来,对常师兄说:“是个好孩子,看见他,倒让我想起我上高中的时候。”

那时候,他在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同学们没有心思学习。而他在一毕业就可能会去下乡的情况下,依旧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凭的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对于上大学的渴望。

那时候,政策不明朗,便是秦志远和崔胜芳都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但秦今朝坚信,总有一天,大学会重启高考,招收大学生,他存着时刻准备着的心态。

常师兄趁机教育儿子:“你们现在上学啥条件,你秦叔叔上学时啥条件?你们一定要惜福,珍惜学习机会,高考、上大学的机会!”

说得两个孩子正襟危坐,不停地点头。

秦今朝等常师兄教育完了孩子,才又开口,说:“两孩子聪明、好学,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常师嫂哈哈笑着说:“承你吉言,将来就靠你们这些当叔叔的提拔了。”

秦今朝点点头,说:“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栋梁之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儿。”

几人又聊了几句,常师兄便提起了秦今朝之前提过的,和交通运输局合作盖家属楼的事儿。

从坐上桌,几人的话题就围绕着两个孩子进行,秦今朝一直没有机会提这事儿,听常师兄提了,他立刻便说:“交通运输局有意筹建第二批住宅楼,他们有地,就是资金方面有些困难,很愿意跟化工局合作。”他说着,就将写着自己那位同学地址、电话的纸条给了常师兄,说:“这位是我在党校的同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