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14 / 19)

且,和总务的人关系都很好。”

他总是帮着同事或者技术处去办事儿,那个老好人的样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心都是肉长的,久而久之,就不好意思刁难他了,反而跟那些部门的人成了老熟人。

一个项目要想成功,后勤保障也是不能欠缺的。

秦今朝是觉得,张海洋这个人并不是一无是处,反而有许多别人没有的优点,只是没有被放在合适的岗位罢了。

上次他涨工资失败,非常沮丧,平时为大家做服务,日复一日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没想到只有区区五票,他很是心灰意冷了一段时间,不过最近又逐渐恢复了。

秦今朝倒不觉得大家没把票投给他有什么不对,张海洋确实技术不行,要是他当选了,那对其他技术好的人就不公平了。

这次将张海洋选到小组来,一是他本人确实适合,另外一方面也是帮他寻找新的职业定位。

听了秦今朝的理由,沈总工欣慰地笑笑,将笔记本还给他,说:“接下来,会以厂办的名义往下发文,抽调这几个人进入项目组,你放手去干吧,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协调的,随时找我!”

“谢谢您!”

谢啥啊?设计图是秦今朝设计的,立项也是他想办法弄成的,自己啥忙也没帮上,就帮着上下做些衔接、协调的工作。后生可畏啊!沈总工欣慰又有些惆怅,不由得想起了主席的那句话: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著1)

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但是他们这些朝着西边走的太阳也不能就此消沉,要为年轻人保驾护航,护持着他们成长,一代代地,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培养生力军!

【📢作者有话说】

著1:1957年,主席在莫斯科对中国青年留学生们说的话。

第20章

很快, 通知下发到各个部门。

维修车间主任林玉峰反复瞧着这张通知,而后拿着去到外面的车间里。车间有些嘈杂,不远处的焊工在焊接着什么, 发出刺目的光, 一大股子刺鼻味道随之而来。

林玉峰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声音和味道, 径直朝着颜丹霞的方向走去,扬声喊着:“小颜,厂办通知, 借调你去项目组。”

众人纷纷放下手中的动作,听着这边的动静。

颜丹霞也放下手中的锉刀, 将系绳的厚口罩拉下来,露出嘴巴来,好奇地问,“什么项目组?”

“技术革新小组, 喏, 你自己看。”

颜丹霞顺手用抹布擦了下双手粘上的金属碎屑,而后借过这张略厚的纸张。工厂通知用纸比别的纸厚了好几倍, 打印出来的字迹,油墨往外洇出来一些, 像是重影一般。

其他人围过来,不好意思凑到颜丹霞身边去,探着脑袋往她那边瞧,自然是什么都看不见,便好奇地问林玉峰,“啥小组?颜师傅要高升了吗?”

颜丹霞迅速看了一遍, 又重看一遍, 心情激动着, 起伏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了秦今朝的小组,以后多了接触的机会,就可以跟他请教那些看不懂、想不明白的问题了!

她压抑着“怦怦”跳动的心,将通知递给在人群后面好奇张望的车工学徒,说:“给你师傅送过去。”

那学徒连忙接过来,其他人立刻凑过去,跟他一起看。

林玉峰:“咱们厂建厂以来,就没建立过这样的技术革新小组,这是个机会!过去好好看,这次,说不准是你的一个大机缘!”

颜丹霞认真听着,点着头,她自然知道这是个机会,只是冷不丁收到通知,还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