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一层的言哥儿呢。
“阿嫂你放心,言哥儿转学这件事我一定给你办成。”程氏语气坚定地允诺。
八娘的满月酒结束,送走了前来贺喜的各家亲戚,程氏立即拉过苏洵,将郭氏拜托之事告诉了他。两人一齐去求苏序。
苏序与程文应是多年的好友了。程文应去世前,唯一不放心的就是长孙。为此,他曾特意修书一封给苏序,信中言明,若是将来程之言有难,恳请苏序这位老友力所能及地帮上一帮。现在,听到次子与儿媳的恳求,他自然无有不应。
“言哥儿那孩子我也好多年未见了,我这就修书——不,我明日亲自去青神走一趟,把言哥儿接过来。”苏序一锤定音。
·
次日,苏序果然租了一辆驴车,独自去了青神。也不知苏序是怎么和程濬商量的,程濬非但同意了让程之言转去眉山上学,还破天荒地给了他十两银子傍身。
苏序把程之言接回苏家老宅时,苏洵已带着苏衡早早在老宅候着了。八娘今晨突然发起低烧,程氏与金蝉在纱縠行的家中照看她,脱不开身过来。
苏衡因为前世孤儿的经历,对程之言这位表兄的遭遇很是同情。听说祖父今天会把程之言接来眉山,便主动说要跟着苏洵回老宅,想见见这位表兄。
之前,苏衡因为气恼苏洵不知节制,害程氏接连怀孕,一直对苏洵冷脸相待,也不愿与苏洵亲近。今日,长子难得给自己好脸色,主动和他说话,苏洵很是高兴,一路上都紧紧握着苏衡的手。苏衡挣扎了几下,没挣开,在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便随他了。
苏家众人翘首盼了许久,苏序终于赶着驴车回来了。
“言哥儿,来,我带你认认人。你有四年没来过眉山这边了,不知你还你不记得,这是你杨伯母。你伯母家的不欺与你同岁,就在咱们眉山的书院上学,正好明日旬休,他放假回家,你们可以见见面,熟悉熟悉。”苏序带着一个小麦肤色的少年进门,耐心地为他介绍苏家众人。
苏衡在旁默默观察,发现那少年身形瘦削,发尾枯黄分叉,似乎有些营养不良。他分明长了一双凌厉的剑眉,但那剑眉之下的眼睛却沉寂而黯淡,没有一丝少年人的鲜活气,倒像七八十老翁一般暮气沉沉。
“这是你小姑父,你小表妹生病了,你阿姑在家照看她。但你阿姑一直记挂着你,等得空,我带你去见见她。”
苏序领着程之言来到苏衡跟前:“这是你表弟,苏衡。”
苏衡仰起头,对上程之言的眼睛。
“表弟。”那双眼睛似乎并没在看他,而是虚虚地落在地面上。
“……”苏衡沉默片刻,突然伸出手稳稳地握住了程之言粗糙的手掌,“表兄,欢迎回家。”
不知是哪个字眼触动了程之言,少年死寂的眼睛里泛起一丝涟漪。他手指微动,回握住了苏衡主动伸出的小手。
“对,这里就是你家。想吃什么想要什么都和你杨伯母说。”苏序拍了拍程之言的肩膀,朗声说道。
·
程之言在苏家老宅住下,从此与苏不欺一道,在眉山天庆观内的北极书院上学。
苏家虽不似程家富贵,但多养一个半大少年,还是养得起的。程之言自从来了眉山,终于不再是饥一顿饱一顿,每日的饭菜虽不是什么龙肝凤髓,但也是菜肉俱全,充满烟火味。
就这样过了数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团圆夜。
青神程家那边并没有派车来接程之言回程家过年,只有郭氏派人送了一个大包裹过来。
杨氏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一件新衣裳和好几盒满满的点心。那衣裳针脚细密,可见做衣裳之人很是用心。
“言哥儿,来。”杨氏笑着招呼程之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