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3 / 26)

大宋道医 天雨欲晴 62514 字 4天前

说什么。

柳氏瞅瞅魏溪,又瞅瞅苏衡,会心一笑,依言岔开了话题。

众人于路口道别,各自回家。

苏衡本以为此事不过一个小插曲,他拒绝之意这般明显,弄得那华服女子险些下不来台,她应当就此放弃了。但没成想,麻烦事还在后头呢。

第146章 第146章朝堂风云

八月的清晨,秋高气爽,外头的空气中都带着宜人的凉意。这样的日子,最宜出行。街上游人如织,煞是热闹。不少买糖果小商贩或挎着篮子或挑着货担,身上的摇摇鼓叮当作响,吸引着小孩子们的注意力。

“阿娘,我要吃糖!我要吃糖!”三岁大的小郎君抱着他娘亲的腿,仰头脆生生地嚷嚷。

“好好好,阿娘给你买。”那年轻妇人笑容满是宠溺。

苏衡目不斜视地绕过那些卖糖果的小贩与嬉闹的孩童,径直往后街走去。

东京城的后街盖了不少大大小小围在一处的民居,东京人称之为“院子”。院子里的家家户户都有备有大蒸笼,全靠每日早起蒸些糕饼类的吃食,卖给过往行人以谋生。

院子里售卖的吃食种类并不多,不过是些蒸梨、蒸枣、蒸糕、蒸饼之类,偶尔还会有发好的豆芽出售。这些吃食并不精致,但胜在价格低廉,充满市井烟火气。

贵生道人也不知怎的,突然就想吃院子里头的蒸黄糕,但自己又懒得早起,于是每日念叨,但每日都吃不着。苏衡听说此事后无语了好一阵,知道他师傅这是又莫名其妙地犯馋瘾了。都说老小孩老小孩,果然如此。师傅他老人家年纪越大越像小孩子,这种行为与那些讨糖吃的三岁小儿也没什么区别。

但谁让他是贵生道人唯一的徒弟呢。苏衡实在拿他师傅没办法,第二天一大早就起身前往后街给贵生道人他老人家买蒸黄糕。

刚蒸好的黄糕松松软软,热得有些烫手,甜滋滋的味道随着翻滚的热气迎面扑来。苏衡思到清风那个小馋猫没准看见别人吃他也眼馋,果断多买了两块。

五岳观的道长们起得很早,每日卯时便起身洗漱,然后聚在二进大院里一齐打上一套八段锦。是的,自从听苏衡提起“八段锦”这个名字后,五岳观的众人便纷纷改口,称这套功法为“八段锦”。毕竟,“唐真人安乐法”这个名字每次说出口都有种尴尬的羞耻感。师叔/师伯/师公他老人家到底为什么能面不改色地说出这个名字啊。五岳观众道士在心中默默吐槽。

集体打完八段锦后便是观内统一用朝食的时间。苏衡到五岳观时,正赶上众人练功结束,三五成群地往食堂聚拢。

而贵生道人自从苏衡搬离五岳观后,他就懒散了下来。没有徒弟每日监督他早起,他连是晨练都极少参加了,大多时候都是一觉睡到自然醒,然后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去食堂领走食堂师傅们特意为他预留的朝食。

“小师兄!”清风眼尖地发现了在食堂门口等候贵生道人的苏衡,连忙加快脚步高兴地凑了过来,“你何时来的?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刚到不久”,苏衡抬手将清风的那份蒸黄糕递过去,“喏,吃吗?”

“是后街的蒸黄糕!师伯他老人家念叨好几日了。哦——我知道了,小师兄你是为了给师伯买蒸黄糕所以才这么早来的。”清风恍然大悟,随即挠挠头道,“可是师伯他老人家没那么早起的,要等大家都用过朝食了他才起身的。小师兄你要不先进食堂和我们一起用饭吧?”

“……”苏衡的眼神一下变得锐利起来,“这个时辰了,师傅他还未起?”

“是,是啊……”清风感觉自己好像闯祸了。糟糕,师伯他老人家爱睡懒觉的事情原来小师兄不知情的吗?

“很好”,苏衡抬脚边走,“我去请他老人家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