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3 / 26)

大宋道医 天雨欲晴 61953 字 5天前

逐疫的仪式,都来了兴致。

“阿兄,我想去看看!”苏轼两眼放光。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啦,年年都有,我都看腻了。就是宫中的亲事官还有教坊司的人会换上花衣戴上面具,乔装打扮成不同的角色,手执金枪与龙旗从宣德门出发,沿着御街一路往南,一直到南薰门外的转龙湾埋祟。”清风大咧咧道,“哦对了,好像小师兄当初刚到京城的那日就是除夕。那一年的大傩仪是历年来规模最盛大的一次,可惜小师兄与师伯来得晚,错过了。”

“等春闱结束,我们就要回眉山了。京城的大傩仪肯定比我们那边的好看,错过这次的话,还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我不管,我要看!”苏轼握拳坚定道。

“没说不让你去。大傩仪的队伍届时会经过南薰门大街,从这里走一段路出去就能看到了。”苏衡淡淡道。

正如苏衡所言,当日宫中上千人的傩祭队伍,浩浩荡荡地沿着御街往南薰门而去。苏轼和清风似乎很是投缘,两人凑在一块对着大傩仪队伍中得不同扮相指指点点。

“看那边那个,矮个子,他那大肚子都快把衣服撑破了。好胖的土地神啊,哈哈哈……”

“那个判官更好玩,本来就很黑了,还要穿黑衣服,要是到夜里,估计只能看到一口大白牙了。”

“那两位身材魁梧的将军扮门神扮得好像,高大威猛,看着就很能打。”

到了最后,等大傩仪的队伍走出了南薰门,再也看不见了,苏轼和清风两个人已经好成了亲兄弟一般,勾肩搭背,说说笑笑地一起回五岳观。当然,苏轼一只爪子搭着清风的背,另一只爪子仍不忘拉着苏衡的衣摆。黏人这个习惯苏轼这辈子怕是都改不了了。

苏辙走在苏衡的另一边,乖乖地被长兄牵着手,但是视线却垂落在空落落的左手上。以往,都是二哥牵着他这只手。但是今日,二哥却跑去同别人说笑了。嘴角被拉直,苏辙觉得这是他度过最糟糕的一个除夕夜。

“小兔子,阿兄说今晚有红烧兔肉哦~”苏轼不知什么时候又凑到了苏辙旁边,牵起自家弟弟的手,笑得一脸贱兮兮的。

嗯?苏辙抬眼看了看自家二哥灿烂得能把人眼睛灼伤的笑容,轻哼一声,别过了头:“都说了我已经长大了,不准再叫我小兔子。”

“那不行,小兔子多可爱!”苏轼不听。

“既然兔子那么可爱,那你今晚不要吃红烧兔肉了。”苏辙睨了苏轼一眼。

苏轼瞪大眼睛:“不行!!!”兔子这么可爱,当然要红烧啦!

美美地享用了丰盛的除夕年夜饭,听着外头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苏家人围在炉火旁一同守岁,难得地度过了一次整整齐齐一个人也不少的除夕夜。

除夕过后就是新年,京中的年节要比眉山的热闹一百倍。苏轼都要玩疯了。

初一至初三,全开封府开放关扑。街头巷尾全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关扑摊子,供游人扑买食物、衣物、玩具、鲜花、首饰等等。苏衡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路逛吃过去,每个人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收获满满。苏衡手里的全是弟弟们关扑来的新奇小玩意儿还有苏轸精挑细选的漂亮梳子与绢花。

等热闹的三日关扑结束,很快就是立春。立春有打春牛的习俗,也叫“鞭春”。立春这日一大早,开封府衙前就已经摆好了一头用泥土捏造的春牛,与真牛一般大小。开封府的最高长官会手执长鞭,象征性地鞭打春牛,以此劝农春耕。

围观的开封百姓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在最外围的苏家兄妹根本看不到知府鞭打春牛的情形,只能看见一个又一个人头。

苏轼失望地跨下肩:“这一点也不好玩……”

“感受一下氛围罢了。你若是想在前排占个好位子,今天早上就不该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