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4 / 26)

大宋道医 天雨欲晴 61498 字 3天前

里头除了他亲手做的安眠香囊,还有延州的土特产。青枝拆包裹的时候拆得不仔细,最底下还有一个用细麻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若不是采莲抱起这堆包裹布时觉得手感不对劲,又仔细地翻看了一遍,那最底下的细麻包裹差点就被当作垃圾扔掉了。

“呀,四郎君,这上面写着是给你的礼物。”采莲从小跟在程氏身边,与程氏一同长大,能读会写,因此认得包裹上的字。

“给我的?!”苏轼原本还在那垂头丧气正伤心呢,以为苏衡有了邻家小妹就乐不思眉,也不记挂自己了,结果采莲翻出了这么个大惊喜。

“我看看我看看!”苏轼又满血复活,乐颠颠地跑去拆包裹了。

层层细麻布解开,里头竟是一张反曲小弓,弓身用黄烨木做成,弓弦则是用丝麻绞成,虽然小巧,但寻常大弓该有的部件,这张小弓全部都有。

苏轼紧紧地抱着这张小弓,感动得都要哭鼻子了。呜呜呜,他不过是在信里提了一嘴,结果阿兄就记在了心上。他说过的话,写过的信,阿兄全部都记得!他还是阿兄最爱的弟弟阿兄没有“移情别恋”!

“莲姨,还有别的包裹吗?”见苏轼得了兄长给他的专属礼物,苏轸咬咬唇,眼含期待地看向采莲。

被八娘子用这般眼神看着,采莲顿时觉得她手里的这堆包裹布重达千斤。采莲只好将那又大又厚的包裹布拎起两角,用力甩了几甩,发现确实没有遗漏别的小包裹了,便向苏轸摇摇头。

“没有……”苏轸很是失望地低下头,暗暗使劲地绞着手里的帕子。怎会没有?怎会没有!阿兄偏心!

就在苏家人为了苏轼收到的专属礼物吃醋的吃醋,羡慕的羡慕,懵懂的懵懂时,远在万水千山之外的延州,苏衡正在邻家院子里一边摇着摇篮,一边温习医书。

“嘎吱——嘎吱——”竹制的摇篮被七岁的小少年轻轻推着,一上一下颇有韵律地摇晃。摇篮中的女娃娃在这轻柔的摇晃中阖上眼帘,沉入了梦乡。

狄青的骁勇善战在军中出了名。月初,范仲淹又遣狄青率军攻取西界芦子平。听李十七说,范大人很看好他家指使,有心栽培。几日前,范仲淹特地把狄青喊去单独谈话,李十七就在营帐外守着。狄青两手空空地进帐,出来时他手里却拿着一卷书,不用猜都知道一定是范仲淹赠予他的。

李十七大字不识一个,便凑过去好奇地问狄青那是什么书。

“《左氏春秋》。”狄青麦色的面庞上隐隐有兴奋之色。能得到名满天下的范仲淹范大人的赏识,有谁能无动于衷呢?

“左氏……春秋?这是啥书?范大人为啥要送大人这本书啊?”李十七粗人一个,不解地挠挠头。

狄青此时心情正好,对蠢下属极其有耐心:“‘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孔圣人笔削春秋修订成经。左传、公羊、榖梁三传均为对孔子《春秋》的注释,合称’春秋三传‘。其中,《左传》乃左丘明所著,更像一部史书。范大人希望我能熟读经典,通晓古今。”

李十七听完更懵了,只觉得指使大人说话突然变得文绉绉的,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大人,俺没听懂……您现在说话的调调和那些文雅书生好像啊。”

“……”狄青额角一抽,没好气地瞪了亲卫一眼,“闭嘴!有空去识识字,念念书!”

“哦!”李十七愣声应道。

狄青:“……”他怎么就收了这么个蠢亲卫!

“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凭着过人的记忆力,不到一个时辰苏衡就已将手中医书温习完毕,还做好了批注。收起医书,苏衡回想起李十七透露的消息,不由将范仲淹对狄青说的这句话念了出来。

如此看,狄青后来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