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之策。
赵祯沉吟许久,依然游移不定,便命韩琦与尹洙先退下。
崇政殿外的雪下得越发大了。白雪无声地落于崇政殿屋顶的琉璃瓦上,没一会儿整个庑殿顶便换上了纯白的冬衣,惟有最高处的鸱尾上还能依稀看出原来的颜色。
天子还在为西北边事发愁纠结时,苏衡已与贵生道人一同回了延州。
苏衡师徒在青涧城待了将近两个月,开办善济堂为城中百姓义诊,青涧城的百姓都对他们感激不尽。太医局那边按例每年都要派医学生到边关行医,最新一批外派的医学生紧赶慢赶,总算在年节前赶到了西北。其中,便有几位被安排到了青涧城。
苏衡师徒只是过来青涧城支援,并非要在青涧久住。况且年关将至,也该放人家回延州过年。因此,那几位医学生一到青涧,种世衡便让那些医学生们去了善济堂。苏衡师徒与他们交接好的一应事务后,便在孙军头的护送下乘马车回了延州。
“阿衡,你们可算回来了!阿父被调去了泾原路,你也去了青涧城,你都不知道我在家里待着有多无聊。”狄咏一见苏衡与贵生道人回来,第一个扑了上来。
苏衡伸出左手,稳稳地抵住狄咏左肩,淡淡瞥了狄咏一眼。说话便说话,不要搂搂抱抱,成何体统。狄咏“嘿嘿”一笑,收回蠢蠢欲动的双手。害,偷袭失败,今日也是
没能成功抱到阿衡的一天。
“狄家二郎,你阿娘不是给你生了个妹妹,你还怕无聊吗?”贵生道人笑呵呵道。
“阿妹连一岁都不到,又不会说话,我当然无聊了!”狄咏抱怨道,“而且阿娘基本上都不让我和阿妹待在一块,说是怕我带坏了小妹。”
“为何?”苏衡不解地问道。他记得他与师傅去青涧城之前,狄夫人出门办事还会交代狄咏看好魏溪,怎么才不到两个月,狄夫人就态度大改,不让狄咏单独照顾魏溪了?
“唉——别提了”,狄咏长叹一声,垂头丧气道,“年节不是快到了吗?我阿娘便想着给屋子大扫除,将窑洞里里外外彻彻底底地打扫一遍。我床底下藏的反曲弓和箭囊就这样被我阿娘发现了。阿父去了泾原,留我一个人承受阿娘的怒火,真是过分!”
原来是东窗事发了。怪不得呢。魏氏一心希望狄咏读书,别像他父兄一样在刀口上添血,豁着性命攒军功升迁。偏偏狄咏一心想当大将军,大英雄,至于经书典籍他是一点也学不进去。魏氏既然发现了狄咏床底的弓矢,相必也猜到了狄青偷偷教狄咏射箭一事。
“‘舞刀弄枪,一身臭汗,别来沾你阿妹,边儿去’”,狄咏学着魏氏说话的神态,把魏氏的话讲给苏衡听,“我阿娘她就是这么说的。”
“臭小子,在外头编排我什么呢!”魏氏把魏溪哄睡了,拿着一个包裹从隔壁窑洞走了过来,一来便听见狄咏在苏衡师徒面前唧唧歪歪,狠狠瞪了次子一眼。
“小衡,给。”魏氏与苏衡师徒已经很熟了,也不多作寒暄,直接将手中包裹递给苏衡,“这包裹是昨日一位眉山来的郎君送将过来的。你不在家中,我本想请他将这包裹送去青涧,但那郎君急着赶路,去青涧恐耽误他的事,我便自作主张替你先收着了。”
“多谢夫人。”苏衡礼貌谢过魏氏。
“你们刚回来,想来有不少东西要收拾,我与我家混小子便不打扰你们了。”魏氏说完,便领着狄咏离开了。
“你方才在编排我什么呢?你如今可是大有长进了,非但敢偷藏弓箭,还敢到处编排你阿娘了。等回去你就知道……”
随着两人的离去,魏氏教育狄咏的声音越来越小,渐渐听不见了。
“师傅……”苏衡看向贵生道人,未竟之意尽在不言中。
“知道了,你快去吧。屋子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