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咬耳朵小声道:“你对你徒弟倒是大方,把别人的绝活都给教了去。”
贵生道人嗤了一声:“什么你的绝活,那黑龙散就写在唐人医书上,只许你用,不许旁人用不成?”
“尽信书不如无书,光看医书便能治病的话,还要我这个教授作甚。太医局里那三百医学生看书自学不是更方便!定是你这老东西教的,别不承认了。”蔺太医咬死不信这是苏衡自己看书便学会了正骨与用药之法。
贵生道人与蔺太医在一旁窃窃私语,分毫不影响苏衡专心正骨。丁五在那小兵的断腿处敷贴了足量的黑龙散后,又按照苏衡的吩咐,用两块柳木板将那断骨固定住。
苏衡取出一罐白泥,填补在夹板缝隙处,好固定伤处,然后才用细麻绷带在那伤兵腿上绕圈绑紧。
“好了”,苏衡给绷带打上结,站起身对丁五吩咐道,“三日后须解开绷带换一次药。”
“是,俺记住了。”丁五应道。苏小大夫之前给他们这些民夫培训时说了,如今是夏日,换药须得勤快一些,两三日便要一换,须将那细麻绷带解下来,重新为伤卒淋洗伤口,然后重复敷药,上夹板,糊石膏泥,绷带捆绑固定这几个步骤。若是正值那寒冬腊月,四五日一换也是可以的。
蔺太医见苏衡为那小兵处理好断腿,这才施施然凑过来细看:“这白泥是何物?”
“此物为‘石膏’。将石膏煅烧成粉,再以水调和成泥,既可固定伤处又有止血、生肌、敛疮之效。”苏衡解释道。
“煅石膏外用还有这等奇效?”蔺太医不由升起几分兴趣,“三日后换药,我定要再来一观。”
生石膏入药并不罕见,在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就有不少方剂使用了生石膏。石膏为大寒的药物,生用可清热泻火。但煅石膏外用,蔺太医倒是第一次见识,因此打算观察这位断腿小兵后续的恢复情况,以验证苏衡所说是否属实。
“哒哒”两声,是蔺太医在轻敲那两块木板的声音。“这是柳木还是杉木?”蔺太医又问。
苏衡:“柳木。”
蔺太医皱起眉头:“柳木这般硬,若非你用了石膏填补缝隙,根本无法将伤处裹住。为何不用杉木皮包裹?杉木皮软而透气,这样的断骨,用上数片杉木皮包裹,再以麻布环绕绑紧,岂不更省事?”
“杉木皮软而透气,既是优点亦是缺点。《仙授理伤断续秘方》中的确记载了杉木皮夹缚之法。但这位伤卒断的是腿骨,须牢牢固定住断骨,不可使其挪动。杉木皮过软,若不留神,容易使得断骨再次错位。再者,柳木易生发,此特性亦有助于腿骨生长愈合。”面对蔺太医的质问,苏衡并不恼。不同医者有不同的治法与用药习惯,多多交流反倒有利于碰撞出新的治疗思路。
“哦?你还看过《仙授理伤断续秘方》?那黑龙散——?”蔺太医言未竟而意已达。
“黑龙散之方正是晚辈从此书中学得。”苏衡会意,主动解释道。
当初苏衡还未拜师时,无碍子就已受贵生道人所托,将埋在银杏树下的那箱医书挖了出来,送到了苏家。那箱医书汇集了历朝历代名医所著医书,也有不少今人编写的方药集子,十分珍贵。唐朝骨科名医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断续秘方》亦在那箱医书中。
“你师傅不曾教过此方?”蔺太医追问。
苏衡缓缓摇头:“不曾。”
“好!”蔺太医一击掌,认真起来,“那我便考考你!治扑损折伤,筋骨碎断之药,除了黑龙散,还有大红丸、小红丸与大活血丹等,品类丰富。但军中常备药物却只有大红丸与黑龙散,少见小红丸与大活血丹,为何?”
苏衡没想到蔺太医提问的角度如此刁钻,但万变不离其宗,他敛眉沉思了一会儿,便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