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16 / 29)

大宋道医 天雨欲晴 66302 字 4天前

长的老友是这半山腰道观的住持,那住持年岁也不小,足足八十有五,可是瞧着精神矍铄,不见一丝老态。

“老朋友,别来无恙啊!”贵生道人乐呵呵地与那住持寒暄了几句。苏衡就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他们闲聊起往事。

也不知怎么,聊着聊着,那住持问起贵生道人此行的目的地,得知贵生道人要带着苏衡前往鄜延路,很是惊讶地道:“我说慎微啊,你竟还不知三川口之事么?”

“三川口?我们一直走水路,前些日子才弃船登岸,不知朝中又发生了什么大事?”贵生道人问。

那住持长叹一声,唏嘘不已:“那元昊率军沿着清水南下,攻打我们大宋。朝廷的军马不敌夏军,被那元昊一路荡破塞门与金明二寨,包围了延州。鄜延路的刘副都总管与石副都总管率兵来援,军队反被那元昊在三川口围歼,两位副都总管双双被俘。此事传回,可谓朝野震惊啊。”

贵生道人闻言,陷入久久的沉默中。

苏衡见他师傅情绪低落,伸手拉了拉贵生道人的衣袖,仰头道:“师傅,会好的。我阿父也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兴许,会有将星出世,力挽狂澜呢。”

贵生道人摸摸苏衡的小脑袋,叹息道:“但愿如此吧。”

第36章 第36章山中织网

无名山道观的住持身在山中,却熟知山外事。上至朝堂要务,下至农家田事,他竟知道得一清二楚。苏衡不由对这位住持生出些许好奇。

“逍遥老兄,三川口大败一事,你可知其中细节?”贵生道人很快平复了心情,端起一杯热茶,浅嘬了一口。嗯,不错不错,是他爱喝的峨眉雪芽。二十年过去了,他这位好友依然记得他最爱喝的茶。

“三川口之败,说起来,刘、石二位将领也是可惜。当时,那元昊自称大夏皇帝,‘御驾亲征’,率军十万大军偷袭金明寨。那金明寨由都监李士彬把守。李士彬乃党项族人,还是酋长,虽非汉人,但对我大宋忠心耿耿,骁勇善战,人称‘铁壁相公’。”无名山道观住持逍遥道长缓缓道来。

“只可惜,他有个致命的弱点:骄矜自傲,刚愎自用。元昊派人一面吹捧李士彬,派亲信率部众诈降,一面暗中拉拢对李士彬含怨的部属。时机成熟后,元昊使出声东击西的毒计,明面上围攻保安军,暗地里却悄悄派主力军,于凌晨金明寨众将士还在睡梦之际,发动袭击,诈降的亲信作为内应,里外配合一举夺下金明寨。李士彬当众被杀。”

“延州难道没有派兵前去救援?那金明寨可是延州北面的门户,金明寨破,延州危矣!”贵生道人摇头。

“延州?”逍遥道长“呵呵”一笑,捧起茶盏饮了口茶水,润润嗓子,继续道,“那延州知州范雍怯懦无谋,中了贼人声东击西之计,派延州主力军前去保安军救援。元昊夺了金明寨后,迅疾行军南下,一举攻占沿路诸寨,直逼延州。别说让延州出兵救援或是夺回金明寨,当时延州的大部队已开往保安军,城内兵士空虚,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那三川口又是怎么回事?”贵生道人疑惑。

“此事也与范知州有关。当时延州有难,兵力不足,范知州紧急调派附近兵马来援。鄜延路的两位副都总管刘平与石元孙集结了上万兵力前去支援。结果,那元昊派人伪装急脚子假传范知州口令,说‘范太尉已在东城门等候,但夜晚入城,人多眼杂,恐会令敌军奸细浑水摸鱼,混入城中’,让刘、石二人将援军分为数个小队,分批进城。”逍遥道长目露惋惜。

“刘、石二人不疑有他,听令分队行军,每隔约五里便派出一队兵士。结果数十队人马派出,了无音讯。遍寻先前来传信的急脚子,也不见踪影。两人这才发现中计,急急忙忙重整兵士,行至三川口,正中元昊埋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