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4 / 15)

大宋道医 天雨欲晴 35785 字 2天前

还是吃冰雪元子?你师傅我请客,放开了吃!”贵生道人冲苏衡摇了摇鼓鼓囊囊的钱袋子。

“师傅,夏日过食冷饮,易受寒邪,引起寒泄。”苏衡面无表情地提醒道。

“喝一两碗能有什么事。”贵生道人直接买了两份绿豆冰雪凉水,硬是塞了一份给苏衡,“快喝。喝完了我再和你说说我这次远游寻到的方子。”

苏衡无法,只好接过来,小口慢饮,斯文得很。反观贵生道人,直接就对嘴喝了一大口,还有不少凉水从嘴边溢了出来,被他直接用袖子擦掉了。

贵生道人几口就喝完了那份凉水,见苏衡还剩大半,翻了个白眼:“怎么跟小娘子似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喝。走了走了,回观里。”

苏衡捧着凉水,默默跟上。

原本,苏衡按照往日惯例,用过午食,便乘车至天庆观。没想到贵生道人诊完今日的病人后,拉住苏衡不让他走,说是前段时间得了一个奇方,要与苏衡一起研究。

听说有奇方,苏衡自然很感兴趣,便答应留下了。没想到贵生道人用方子勾得人心痒痒,自己却突然说天气炎热,嘴里没味,想喝观前冷饮摊的冰雪凉水,否则没有心情研究方子。碰上个无赖师傅,苏衡无奈何,只好陪着贵生道人走了一趟。

现下,冰雪凉水也喝了,贵生道人总算心满意足,回房里拖出了一个大麻袋,颇为得意地拍了拍袋子:“徒弟,来,为师给你看个好东西。”

苏衡解开束口麻绳,打开一看,里头装满了硬梆梆、黑乎乎的片状物:“这是……龟板?”

“不错。”贵生道人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草纸,“这些龟板是这个奇方的君药,我废了不少功夫才收到这一麻袋。诺,你看看。”

苏衡很是期待地接过草纸一看,顿时沉默了。

龟板、地黄、土茯苓、绵茵陈、金银花、甘草、火麻仁……这个配伍好生眼熟,与后世龟苓膏的配方很是相似。

“近来暑热不退,这方子能滋阴润燥,清热解暑,而且用起来也没太多禁忌,一般人都能吃得。”贵生道人继续道,“前儿端午,为师不是说了要奖赏你吗?这个方子和这一麻袋龟板你拿回家去,全归你了。”

苏衡:“……”师傅,他没记错的话,当时他就已经拒绝过了。

“对了”,贵生道人又想起一件事,“这个方子叫龟苓解暑膏,你拿回家让采莲熬好了,送些给我尝尝。千万记得往上头浇些蔗浆,我不爱吃苦的。”

苏衡了然。所以师傅,这才是您的真实目的吧。

“行了行了,今日就到这里,家去吧,别打扰老人家用暮食。”贵生道人摆摆手,催苏衡赶紧走。

“……是。等龟苓解暑膏熬好了,我再给您带过来。”

夏日天热,有钱买冰块的都是富裕的大户人家,平头百姓只能靠井水消夏。因而,一到夏日,眉山百姓对井水的需求就急剧提升。特别是今年夏日尤其炎热,井水已经开始有些供不应了。

苏洵一家并不富裕,日子过得紧巴,并没有余钱请人挖井。家中无井,便只能去公用的水井打水。然而,整个纱縠行统共只有一口公用大水井。采莲和金蝉两人扛着扁担,提着水桶赶到时,那唯一一口圆井前已排起了长队。

“采莲,金蝉,你们也来打水啦?”同住纱縠行的邻居们纷纷打招呼。

“是啊。近来天热,家中井水用得快,两日前才打的两大桶水,今日就只剩桶底浅浅一层了。”采莲笑着应道。

“可不是么。也不是今年怎么了,比往年热些也就罢了,还迟迟不下雨,再这么下午,田里的庄稼都要活不成了。”有人发愁道。

“唉,老天爷不下雨,咱们有什么办法!过得一天是一天吧。”有人悲观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