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3 / 56)

婆,奉茶,发红包改口,最后送入洞房……

全流程有选择地按照旧时婚礼惯例,有删有增,倒也与时俱进。整个过程喜庆有趣,礼毕后王学海和李梅正式结为夫妻。

有游客起哄要闹洞房,自然是没人理会的。

还有人想拿锅底灰去抹王学海父母的脸,也被人挡住……说起来,本地是有一些婚礼陋习。比如闹洞房,一些男方的兄弟借着新人面嫩,不好拒绝,被掐被抓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公婆被摸锅底灰或者黑色鞋油,更是普遍。反正这天这家人不能黑脸生气,任凭外人怎么揉捏都要喜气洋洋。

李梅和王学海对此深恶痛绝,所以给双方父母亲戚朋友提前交代,不允许此类行为发生。

加上这次婚礼全程展露在游客面前,自然不能传输这些落后的价值观。

中午的喜宴则在村口广场举行。初春的气候正合适。不冷不热,广场周边散种的梨花开得正好,随风吹来,花瓣落在广场上方搭建的喜棚上。

中午二十多桌喜宴吃的是竹坑乡的“八大件”,主厨是徐洪福的姐姐徐红霞和姐夫童逸民。这两人虽然在码头村开了一家叫聚德轩的餐馆,可他们夫妻老本行就是给各个主家做红白喜宴。今天这个场合由他们把控,绝对没问题。

另外喜宴喝的酒也是竹坑乡的百年老酒“竹坑香”,而且这次辛老爷子还亲自写了“喜竹坑”三个字贴在了酒瓶上。

猜拳划枚,攀亲戚,话家常,两家结为秦晋之好,所有的感情喝着喝着就更浓烈了。

有游客见这场合如此好玩热闹,说可以掏钱作为礼金t,问能不能也进去凑个人数吃喜宴……宋香巧连连摆手说不要钱,反正今天准备的菜还有余,还能再坐两桌。有缘就进来吃顿饭,收不收钱的都不重要。只要跟新人喝酒的时候能多说两句祝福的话就行。

呼啦啦两桌瞬间坐满了游客。

中午这顿饭吃得那叫一个尽兴。

下午新娘子和新郎官就去桃花沟拍婚纱。正值桃花节,游人如织,突然见有真夫妻穿着汉服在桃花林里拍婚纱,很多人都围观过去。

真夫妻就是甜。新郎特别配合,让摆什么姿势就摆什么姿势,一点都不会臭脸。新娘又特别美,随便走动都是一幅画。俊男美女凑一起就是一副好看的画卷。

一时间又不少人上前询问拍一组这样的国风婚纱照多少钱。

梁有仙高兴啊,只有有人在这里拍婚纱,他们梁家洼村就能分到钱。影楼的人自然懂得做生意,赶紧说桃花代表好运,而每年桃花就开大半个月,要赶紧趁着花开得最旺的时候拍,才能拍出效果来。而且在桃花节期间购买拍摄产品的新婚夫妻还能拿到优惠的折扣。

这样一宣传,很多在近期有拍婚纱照打算的人纷纷报名。

婚礼当晚,金竹村广场直接变成山歌海洋。大家围坐一团,先是李梅走上前来为大家表演了一段《小媳妇回娘家》,李梅化身俏媳妇,回到娘家跟父母汇报她在夫家的琐碎生活,时不时吐槽一下丈夫,台词显然经过改编,明为吐槽,实则秀恩爱。接下来,竹小蝶的母亲史小翠也上去演了一段三弦书,再后来,竹小蝶也上去唱了一段,再在后来,但凡会唱两句的都被起哄上去唱两句。荒腔走板的也不怕,忘记歌词的也不怕,反正今天开心,大家就是图个好玩有趣。

李家和王家的人哪能料到这场婚礼被执拗的小夫妻安排在这个小乡村,竟然一天到晚的节目如此丰富多彩。这可比在酒店花一大堆钱只吃一顿饭就散场的婚礼好玩多了。

到最后,连山歌也不唱了,也不知道是谁拿来收音机,里面正在放迪斯科,劲歌狂舞,随便跳,都没人嘲笑。这下不光是年轻人上台,连婶婶奶奶们都上前,扭一扭,晃一晃……

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