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5 / 42)

他们村将在桃花沟举行桃花节,到时候要是郭县长有空一定要来捧场。郭县长当即答应,梁有仙美得胡子翘起,忍不住朝后排嘚瑟……后排坐着是金竹村一伙人,包括本来说好要拿下冠名权的安思源。

有县长在,大家伙都“乖巧”地跟个小学生似的,也不互相话里挤兑,也不彼此拆台,只是装作没看见,集体默默把头抬起来……

“哎呀,坐在前排也不知道会不会声音太大,害怕啊。”

“头都怕是要仰得疼了,听说这次的烟花都可高了。”

“哎呦,你们快看,好多人都坐在树杈上了。”

众人看过去,主看台以外没有设置专门的座椅,大家伙都记在观看区,人挤人,这时候都恨爹妈给的生的个子太矮……还有不少人直接爬到河边的树上。安保人员赶紧追过去,哄着人下来。

姜崖和王学海今晚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烟花表演顺利进行。他们两人忙得连晚饭都没吃,跟着于厂长又过一遍点炮流程。这次的烟花有的是从岸上点着,有的是在水里点着,谁先放,谁后放,还要配合报幕员的节奏。

连胜花炮厂这几年没赚到什么钱,没有财力研发“电子点火”技术,还采用纯人工方式。这种方式自然对人工技术要求高,对烟花效果的节奏感也要求高,当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人工点火势必要被电子点伙技术所替代,这一点大家达成了一致共识。

这次于厂长派了十个技术工人,分头点伙,一定确保节目效果达到预期。

七点。烟花表演正式开始。报幕员话音刚落,万炮齐响,黢黑的天际瞬间被无数的流弹烟花布满,不过几秒钟之后,一朵朵七彩烟花在天空绽放,瞬间照亮了在这里流淌了无数年的丹江河……流光溢彩倒影在江面上,真实与虚幻相互交织,不愧一副动人心魄的水之国画。

熬到现在有些等不及的观众们立马发出欢呼声。

“太美了!”

“好好看!”

还没等人们的眼睛缓过来,江面上缓缓驶来一艘船。当然,黑夜中能看到这艘船,是因为它的船体被灯带缠绕一圈……一位身着楚国曲裾深衣的女子提着一盏灯笼,缓步走到船头,只见她拿着一根蜡烛朝灯笼里借了一点火,再施施然朝黑暗中那么一点……瞬时点点烛光爬成一串,一串走成一条线,一线走成一个面,在人们的惊呼中,“首届丹江烟花节”七个大字出现在江面上。紧接着,“竹坑乡”三个大字也出现了。报幕人说这些字都是文化馆馆长巩仁的书法作品,这时,点点烛光继续蔓延,“梁家洼村冠名”出现在众人视野。报幕人再次感谢这次梁家洼村以及梁有仙对烟花节的支持……鼓掌声骤起,梁家洼村人第一次堂堂正正地独享尊贵时刻。

梁有仙泪目了,花了钱,得了名,一切必须有所付出才有收获。这一次终于可以踩着金竹村人的羡慕了。

船与姑娘渐渐隐去,一座拱桥渐渐从暗夜中透出光来,桥上巧妙地一头耸立着香严寺塔,一头连着平浪宫的三重庑殿顶,是竹坑乡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还没结束,待一切安静时,竹坑乡第一个景区□□洞标识也出现了……金竹村人高声欢呼,连声叫好。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中苦楚不为外人道也,但他们最终还是勇敢地站在了历史的车轮面前,不惧不怖,势要把日子过好过精彩!

姜崖和于厂长看到此情此景,双双松了口气。这就是此次最花费精力的特色烟花。不说技术,仅仅这个画面内容就调整了六七次……即便内容确定后,谁去水面点火,也经过好t几轮讨论。最终还是姜崖提及西河县是战国楚国的都城之一丹阳。丹阳便是丹水之北的意思,而丹水正是丹江。若是有一名楚国女子,从历史的烟波中走出来,点亮新时代丹江两岸的发展之灯,这样的传承是否更具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