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1 / 36)

然而他不管如何撇离世俗,重建法海寺依旧是他心中最难以放下也是唯一的执念。

姜崖的话像石子一样丢在他的心海里,荡起层层涟漪。

从石室中出来,法源和尚捂着眼睛好一会才适应了外面的光线。姜崖这才将他看得清清楚楚。常年的尘灰在他身上落下厚重的痕迹,要不是那双清明的眼睛里透着白,怕是连个人形都没有。

其余四人全看傻了眼。要说这些苦行僧还真是对自己够狠,先不说红尘情、欲,即便连最基本的吃喝都放弃,所有的生命活动只留下呼吸。

王学海愣了愣,傻傻问了句,“要不要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

侯刚挠着头,“你是什么时候来这里修行的?怎么全村人都没见过你?”

候麻子更是充满了疑惑,“我天天在山里晃荡,咋从没有撞见过你。”

苦行僧自有一套修行法则,在佛门内流传,外人当然觉得不可思议。

姜崖把目光投向法源和尚的双脚。

赤脚,正常尺寸,俨然不是方才看到的大脚印的主人。

王学海哎呦一声,“还真有野人啊?!”

法源和尚缓步走到洞口,“这猴山状如莲花,常年云雾缭绕,乃修炼宝地。这里的树木吸收日月精华,这里的动物饮露喝泉……”

王学海越听越悬乎,好似这里的花草虫鱼林檎草兽马上就要成精成仙了。

姜崖走到法源和尚身后,“大师您见过?”

法源和尚转过身来眸中带着一丝笑意,“一切皆有可能。”

一句话让姜崖不知如何接下去。

王学海最爱钻牛角尖,嘴里咕哝着:“那脚印比我44码的脚还大一倍。要不是野人的脚印,还能是谁的?见了鬼了!”

侯刚也附和道:“是啊。太奇怪了。总不会是我们都看错了吧。”

王学海在洞xue里翻来找去,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

就在这时,姜崖注意到石室旁端端正正放着一个半身高的陶罐。陶罐表面釉色厚重,一看就是有些年代的老物件。按理说法源和尚在此辟谷修行,不需要这些生活物品,那这两尊陶罐是用来做什么的?

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他有些不敢相信地看向法源和尚。

“这是……”

法源和尚双手合十,凝重地喊了一声:“阿弥陀佛!”他缓步走到陶罐面前,双腿跪下,双手合十,沉吟不语。

王学海骤起眉头,“啥情况啊?”

姜崖走过去,定定道:“待法海寺重建,可以将尊师的肉身移至合适位置供奉。”

其余人面面相觑。

尊师?肉身?就在这不起眼的罐子里?

这猴山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啊?-

青秀和尚遁入空门时便许下宏愿,待走到生命尽头时,要坐缸舍身,以求积功攒德,弘扬发佛。法源和尚目睹师父化为肉身坐像的全过程。

这期间,需要用强大的意志力控制生命的流逝,消纳痛苦的折磨。提前三年辟谷修行,待□□消解得只剩下最后几分呼吸,折身缩体入缸。待三个月后不腐烂,取出塑金箔,成为最受尊崇的肉身菩萨。

只可惜,师父成了不腐之身,法源和尚却没钱为其塑金身。如今连法海寺都没了,这件事更成为他不可遥想的梦。

姜崖不信佛,但他为法海寺传承至今的精神所感动。原本法海寺历史悠久,如今又有瑰宝千佛洞,还有面前这尊极其罕见的肉身菩萨,猴山的历史将会再次改写。

哪管朝拜的路再遥远,再崎岖,信徒们一定会趋之若鹜。这样的发现怕是省里也会重视起来,以后资源、资金、政策等等都会朝这里哐哐砸来。

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