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动。
姜崖垂下眸,从口袋里掏出那条叠得整整齐齐的深蓝色手帕递过去……竹小蝶背对着他,也同时从口袋里拿出一条叠得整整齐齐的白色手帕。
姜崖:“……”
两只手帕上除了颜色不同,花纹几乎一模一样。距离两人最近的宋香巧瞥见这一幕,脑子回旋了一秒,便被竹兴文的奇葩行径吸引过去了。
竹小蝶擦了擦眼泪,把手帕放回口袋,姜崖不动声色地把手帕也收了回去。
接下来是竹兴文长达半个小时的“精彩表演”,把为人父母的委屈演得那叫一个漂亮。竹小蝶冷眼旁观,懒得理会,在走之前撂下一句话:除非竹兴文把骗走的钱还给她,她才会勉强看他一眼。
姜崖看着竹小蝶的背影,忽然觉得一个多月没见,这女孩好似长高了不少。
*
全村整治进入关键阶段,划定的清拆任务责任到人,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姜崖和宋香巧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各个击破,能用的方法全用上,原则是尽量不掏一分钱,又充分尊重大家意愿,不激发矛盾,将全村环境整治的核心思想传达给每一个村民。
村口多年得要命的猪圈拆了,竹溪旁修了青石板路,竹林里还梳理了空间做了小广场,同时大家初步养成了垃圾定时定点倒的习惯。有些脑子活泛的人,在自家院子内外种花种果,房前屋后瞬时争奇斗艳起来。
金竹村东西长,南北窄,巷道成鱼骨型,中间那条最长也最核心的道路便成了集中展示金竹村乡村氛围的“中央大街”。
姜崖请安饮水提前谋划,先在这条主路朝向道路一侧的墙面整体刷白,而后在上面画画。
至于画什么?姜崖提议画些和山、水、人相关的画面,展示金竹村好山好水好风光。安饮水在家试画了好几幅小尺度的,准备妥当后这才准备上墙画。
然而,等一切准备就绪,这些墙面的主人却都不同意。
姜崖磨破了嘴皮子劝,怎么都劝不动,后来才知道,原来大家都十分忌讳白色。
这里最喜欢的是红砖墙,红红火火的,多吉利。再说,安饮水要在墙上面画画,五颜六色的一乱通画……黑色的、绿色的,这些不吉利的颜色大家也不喜欢啊。
姜崖还真没想到这能成为一个问题。江南水乡白墙灰瓦,人家就不忌讳?
可颜料都买了,也拆瓶搅拌了,总不能扔了吧。
安饮水愣愣说:“他们是不是嫌弃我画得难看?!”可郭县长都说我画的画能去省里拿奖。
姜崖赶紧打消他的念头,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宋香巧劝,姜崖再劝,安饮水嘀咕着说他的画可好看了……可这几家主人就是不同意,好多人涌过来,叽叽喳喳的又吵作一团。
就在这时,不知道谁家孩子趁着大人不注意,拿起画笔在墙面上画了个“太阳”……红红的圆圈外加一圈发射出去的光线。
这小孩画完,还激动地直拍手,瞬时一大片红色颜料甩到了墙面上。
有人瞥见后大叫起来,小孩还挂在脸上的笑容来不及收回便被骂得个狗血淋头。
姜崖顿时头疼欲裂,就在这时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头站出来,把小孩扯到身后,黑脸斥道:“我家的墙,我孙子想画就画。谁有意见?!”
姜崖抬眼看过去,原来是几乎不出门的竹嘉志。这位老先生小时候上过私塾,和安饮水这个新派知识分子相比,是位熟读四书五经的老派知识分子。每年春节来他家求对联的人络绎不绝。他儿子儿媳出车祸死了,只留给他一个孙子,也就是他怀里的竹城。爷孙两个相依为命,一个老,一个小,是村里重点关照的对象。
姜崖这才想起来,竹嘉志刚才没加入反对画墙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