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00(7 / 25)

人力和牛马。

每运输上去一石粮食,在路上就要消耗三石以上。

大魏对于粮食的胃口只会一天比一天大。

有了开头的那几炮,和宋时的强势对峙,国外的那些使臣纵使心里各种意见,到底都没敢当面表现出来,看着也都安分了许多。

有了大魏坐镇,不少的异域的商人也开始浏览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摊位,寻找新的财源。

而各国的主要使臣则和宋时一起,踏入了刚刚开门的大魏主展馆,之前装修的那段时间,主展馆一直保持着神秘,没有给众人窥视过。

如今终于开门,大家纷纷都忍不住一窥真容,毕竟华商在南洋经营百年,所有人都知道,大魏从来都是好东西最多的地方。

除了丝绸、瓷器等顶梁柱一般的实用的生活用品和奢侈器物以外,还有数不胜数的无实用价值但是又精致无比的小玩意,甚至还有笼养的会唱歌和说话的小鸟……

不仅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且物美价廉,老少咸宜。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最热门的交易对象。

步入大魏主展馆的刹那,便是一座一丈高的琉璃牌楼,大魏风格的亭台楼阁院,上面以以极其通透的各色玻璃作为主要材料,泉州白瓷做瓦,檐角悬着米粒大小的珍珠。

里面是大大小小的房间,透过窗户隐隐能看到里面都坐着微缩的小人。

有人给进来的人发了一个放大镜。

透过放大镜,能清晰的看到每个微缩房间之中都有匠人在表演绝技:指甲盖大小的瓷瓶内画、发丝粗细的金丝掐花、米粒大的活字印刷……

只看一眼,就仿佛进入了大魏闲适而精致的生活之中,庭院中各色宝石与琉璃做成的花草栩栩如生,在日光下即便是波斯的宝石也会黯然失色。

而周围更是放置了不少装置精美,通体珐琅彩绘,风格各异的座钟和怀表,以及实用或者是精美的玻璃制品,看的一众西班牙和荷兰人面色难看。

明明玻璃和时钟是欧巴罗的拳头产品,但是如今被大魏破解了以后,不仅做的比他们的更加精致,即使加上运费,价格也都更加低廉。

尤其是那个怀表,大小即使是现在的欧巴罗人也无法做到,要知道现在的座钟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大了,无法随身携带,稍微有移动就导致时间出现错误,但是如果那个座钟变成了只有不到掌心大小的程度,无疑可以作用到更多的场景。

尤其大魏的第一个展厅就放这些原本是属于欧巴罗人的东西,和当面打脸有什么区别。

南洋和奥斯曼的商人还有不少询问价格的,反而是欧巴罗人全部默不作声的路过了这个展厅,眼神最多不动声色的在那个怀表上看了一眼,然后进入了后面的展厅。

三十六个檀木转轮上悬垂着不同颜色、质地和花纹的布料。

经过训练的通译人员,用各种语言对着来人细细介绍。

比如江宁织造局独有天霞染,加入了螺钿粉,成色如同破晓时分霞光,在阳光下犹如幻彩一般随光线变幻,被翻译成为:晨曦中的第一缕光。

而另一抹微妙的介于蓝与灰之间的雾青色,如同湖面的轻纱,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宁静之美,被翻译成为:东方天空的颜色。

除了各种独家的颜色之外,不少的绸缎的纹样也在大魏传统的纹样上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将欧洲卷草纹与中国如意纹融合,部分还使用了西域风格的腰果纹和南洋的热带植物纹。

在布料上也将丝绸与各种材料混纺,在保持丝绸丝滑精致的特性时,同时融入其他的材料的特性,比如混纺安南和吕宋的蕉麻,使其三伏天着身,依旧如沐山风……

缂丝技法的四经绞罗,其经纬交错的密度是现在的欧巴罗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