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给官吏的每把火统上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一旦火统丢失,那官员自然也要吃挂落,以此限制,大规模的火器流落民间。
当然宋时明白卢雁回的未尽之语,这样超越时代的武器一旦大规模流出,最值得担心的并不仅仅是城市治安问题。
兵者,凶器也。
天才初定不久,人心还没有那么容易安定下来,这些东西一旦被土匪反贼获得,对于大魏的统治来说才是最大的麻烦……
一旦某项政策失常,引起民变,拥有火器的百姓和拥有农具刀剑的百姓,其造成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这样强大的力量一旦下放到了百姓的手中,那么……
宋时望向海面:“是啊!但是这都是应有的代价。况且,换而言之,如果百姓家中人人有火器,遇上危险,还能有反抗之力,那不就安全多了?”
宋时一开始理所当然的禁枪自然也是出于这种考虑,但是到了马尼拉,她就不这么想了。
如果,哪怕两年前被屠杀的那些华人,手上有十个人拿着火器,他们面对西班牙的时候,是不是还能拥有一丝反击之力?
护照是给他们底气,而火器才是真正能立竿见影保护他们自己的东西。
“况且,其实火器的制作并不难,哪怕是铁匠铺,也能依样画葫芦造出一杆土枪,坏人想要,也总能弄到。人人有枪,其实就相当于人人无枪,一味的禁止,不仅会让真正的良家子吃亏,也
不利于火器的演变和改进……”
“最重要的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拓之地,民族混居,土汉夹杂,局面未稳之下,每个百姓,无论男女,都是助力,没有火器防身,到了那等群狼环伺之地,无异于羊入虎口……”
关键时刻,即使是女子,拿了火器,上了战场也有一战之力,当别人想要杀你的时候,可不会管你是不是女子。
而火器,刚好也是削弱男女体力差距的利器。
“当然,这火器也不是现在就全面下放的,在大魏的内地还是可以暂缓,但是分配到边境新拓之地的百姓必须携带次一级的火绳枪或者是鸟统,之前换装的时候淘汰了许多,现在都可以用上。”
“至于现在,就先从退伍的军人开始吧,他们即使退役,身上也可保留一杆常用火统。”
“只要看到这杆火统,他们就会始终记得,他们是帝国的军人,他们的职责,以及他们在军营中,在训导员手下,所受到的教育……”
“如有犯案,那就流放到澳洲吧……”
卢雁回终于不再追问,只是心中却默默的安定了下来,作为武人,她确实也是倾向于扩大火器的使用范围的。
宋时的目光越过群山,仿佛看到了大魏那绵延的山河。
火器的下放并没有那么简单,实际上也是对帝制的再一次削弱。
毕竟边境新拓之地,都是他们的地盘,而军人多出于宋时和贺章的旗下,增加了军人的归属感和战斗力,提高了边境百姓的战斗力,增强的,自然就是宋时这一方的力量。
有时候,宋时不太想做一些事情。
但是她知道,有时候她必须为以后做一些事情。
张相一条鞭法给大魏续了三十年,但是刚他一死,就人亡政息。
而宋时并不希望,自己在大魏的所有安排也步对方的后尘。
历史是有一定的惯性的,而想要保持政治施行的一贯性,那就只有不断的将更多的人拉上战车,只有足够多的势力,全部栖息在新的政策下成为受益者,他们才会义无反顾的维护这个政策,直到撕碎挡在他们前面的一切……
如果有一天,大魏再次腐朽,希望你们也能用手中的武器,推翻那个腐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