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8 / 26)

而那些财富所引起的西方人的觊觎,对于传教的渴望,甚至独占海洋的欲望,都绕过了这片季风所带来的温床。

直指东方!-

在冬日的季风再次开启之时,宋时随着整装待发的船队一同南下了。

下一站:马尼拉!

那个沾满了华人鲜血的地方!

这一回,那些曾经被写进史书中的绝望与不甘,希望你们也能体会。

第174章 账本大魏的海军建设速度远远……

大魏的海军建设速度远远比陆军要艰难的多,最主要的就是船只数量不足。

即使隐隐约约知道船舶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是蒸汽机与钢铁,但是饭要一口口的吃,在技术的瓶颈未曾突破之前,还是要老老实实在木制帆船这条路一路狂奔。

相比制作更多更大的帆船,更多的资金往往都是投入到了研发阶段,然后将其他商船或者是红旗帮以及永

明城的旧船改建,加固,开槽炮口。

好在火器方面大魏暂时领先,加上红旗帮的全面倒戈,因此海面上,尤其是华夏的海面上,目前只有一个声音。

福船虽然在行驶速度上有所减弱,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宽敞的位置和面积,因此在同时代的西方帆船连清水都喝不上,在漫长的旅程中甚至不少患坏血病而死的情况下,同时代的华夏福船不仅能养殖牲畜,还能种菜发豆芽。

在生活保障方面算是目前全球顶尖了。

郑森坐在船舱之中,拿着一本最新版的寰球海志细看,这是陈渔船队下南洋交涉后根据南洋所搜集到的情报重新整合而成的。

海军学院的新毕业的学员一毕业就被送到了日本战场,说是战场,实际烈度并不高,更多的还是防守关隘要道趁机偷袭。

郑森从小在日本长大,一口日本贵族才会的口音,导致他轻易就能混进日本本岛,冒充江户的贵族刺探情报,挑拨当地大名之间的关系,数次立下大功后,他和几位同学被破格允许这次与宋时的船队一同下南洋。

不过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南下,而是先实验了永明城和大琉球新开发的人力帆船在逆风下航行的效果,随后在大琉球和琼州适应了两个月热带天气后,才随着季风,一同南下。

大琉球的的变化可以说一日三变,虽然郑森前些年的时候也来过大琉球,但是到了双港后还是震撼不已。

原本的荒山废地,满山的土人与流民,如今却“田园万倾,沃野千里。”而城中的公告栏上还贴着公告,今年刚好是大琉球免税期满的第一年,仅仅是双港的赋税就能收到数十万。关于赋税的利用也写的清清楚楚,除了上缴朝廷的,大多的赋税都已经被规划好用来兴修水利和官道。

到了琼州,才能明白什么叫植物天堂,琼州虽然开发程度并不高,但是由于地处热带,因此成为了植物茂密繁衍的地方,不少的良种培育和杂交都在这里,尤其是对付疟疾目前最有效的金鸡纳树就只能在海南和云南地区种植。

因此,宋时在出发前不得不来补充一下物资。

农学院的主要试验区也就在这里,安南的占城稻杂交适应区也在这边。

郑森在岛上看到的农学院学子比在京师农学院本院一年都要多。

原本的京师勋贵,到了这帝国的边域,面对着大半原始的场面,纵使手中有钱也花不出去,看到过来的海军学院的同学,一个个目光泛红,只恨自己当初选错了学院。

宋时还临时在琼州加考了一场植物考试,将其中表现优异的一同带去南洋。

同学们对于下南洋还是有着十分的新鲜感与敬畏,但是郑森从小在日本长大,还未成年就随着海贼之王的父亲郑一官归魏,后入京师上学,也算是见多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