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眼尖的妇人看到了,跟着调笑了几句,柳三娘羞的脸都快埋下去了。
随后,搬运的工人很快就将东西卸完,没耽误时间,牛车又继续平稳的将一行妇人带到了养蚕工坊。
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白墙黑瓦新修出来的大农庄,远远看去就感觉,占地面积极大,众人战战兢兢的进去了以后,才发现里面更是陈设精致,水泥铺地,透明的玻璃做窗,门窗之间还有纱罩。
“那是蚕院,里面的房间都是蚕室,一共有40间,每人会负责一间,你们的住处在这边……”接待她们的是一个神色温和的妇人。
齐栩原本是宫中的嬷嬷,新帝大赦天下的时候,也放出了一大批的宫女和嬷嬷,这些人有的被宋时吸纳进了女吏部门,有的愿意回家的也被遣送了物资回家,还有一些不擅长处理文务,则根据特长来安排。
而齐栩,恰好之前在皇庄之中负责养蚕,被宋时请过去交流了一阵,最后拍板将第一个养蚕工坊交给了她。
这个养蚕工坊试验的因素比较高,工坊外的桑林也在进行另一种实验,如果后续效果好的话,宋时将在这个基础上设立桑蚕提举司,在江南其他地方也会逐步推广开来。
因此每个步骤操作,齐栩都会留档记录,这也是宋时推行的实验存档控制量变的方式之一。
“你们可以叫我齐娘子,为了避免你们身上的带的病菌影响到蚕虫,需要把你们身上的东西都寄放到门口的院子里,贵重物品都要登记!然后去洗澡,洗浴用品我们这边会安排,一定要用香胰子洗干净,养蚕期间,没有做过清洁的不许接近蚕室!也不许随意出入。”
大型养蚕,最怕的就是大规模的蚕虫一起生病,尤其是白僵病致死率超过五成,一旦遇上真是药石无医。
这次的蚕种是从湖州引进的“莲心种”,相比普通的蚕种,产丝量要高上两成,但是也更娇贵。
除此之外还有蜀地引入的“金茧种”,与“本地种”蚕室除了大规模养蚕,也有让蚕种优生优育,选出强壮而吐丝多的品种,防止品类退化的作用。
因此所有的蚕室都用石灰水消过毒,对于这些养蚕人的要求也更高,尽量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以免影响蚕种成长。
洗漱完以后,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棉巾和香胰子,换上了统一服装。什么活都还没有干呢,就又是发棉巾又是发香胰子的,光是那两身换洗衣服就值不少钱了,更不用说
还包吃包住,能给家里省下多少钱啊!
见到工坊这么大方,大家一路忐忑的心都安定了下来。
柳三娘跟着众人一起到了名叫宿舍的地方,八人一间房,房间不大,里面是四个木质的上下床,门口位置还放着一排桌子,每个床上还放着一卷草席,一床薄被。
虽然有些简陋,但是众人已经是非常满意了。
恨不得现在就去蚕室帮忙,让齐娘子知道她们也不是白领物资的。
但是齐栩没有让她们立刻开工,而是给她们召集起来上了夜课。
先是教认万物工坊安排过来的新设施:座钟、温度计(粗糙不准版)、湿度计(更粗糙版)。
早先的时候,蚕种的孵化都得靠养蚕人的体温,有了温度计后,整个蚕室的温度就可以模拟,虽然还不是特别准确,但是起码误差不会达到3度以上。
也是有了温度计和湿度计,才让大规模的养蚕业能做起来。
民间因为夏天温度过高,蚕虫容易得病,所以才只养春蚕和秋蚕,但是一旦齐栩将整个养蚕技术标准化,规范化,那么除了冬季实在没有桑叶的情况下,其他三季都能源源不断的养殖蚕虫。
而如果是岭南地区,哪怕是冬日也不见得不能养。
三个育种室,地下